採購招聘爭分奪秒 加強解說釋疑慮

2022-03-14 00:00

疫情嚴峻,港府改變策略,將抗疫重點放在救治和照顧長者,以減少死亡、重症和感染,最近出現高薪輸入內地護理員、天價採購強力抽氣扇,引起社會熱議。當前抗疫猶如行軍打仗,與時間競賽,針對關鍵行業的人手招聘,以至戰略物資採購,都難以按正常程序進行,須特事特辦,政府須加強解說,增加透明度,才能提升抗疫高效作用。
內地護理憂染疫 躊躇來港工作

因應院舍人手短缺,社署早前緊急向內地聘用一千名臨時合約照顧員,經培訓後直接到暫託中心照顧長者,連同各項津貼,每月收入可高達逾三萬元。此外,醫管局早前經承辦商於內地採購一千五百部抽氣扇,用來改裝公院一半普通病房成為負壓病房,以便收治更多新冠病人,但價錢卻是網購價十倍。這兩件事引起輿論非議,似有明益內地之嫌。

以月薪三萬元招聘一千名院舍照顧員,貌似是筍工,詎料反應麻麻,僅聘請到約一百二十人,反映這並非錢便可解決到問題。由於本港長者大多未接種或未完成接種疫苗,導致院舍成了今波疫情的高危場所,至今有七百四十五間院舍爆疫,累計三成院友和兩成二職員染疫,令本來有意來港工作的照顧員,在高薪和高染疫風險中衡量箇中利弊,顯得躊躇、觀望。

港府強調,在聘請照顧員方面,香港和內地都是以同一條件聘用,並無厚此薄彼,只是照顧長者起居向來屬厭惡性行業,年輕人不願入行,以致院舍長期欠缺人手,在人手短缺下,不得不緊急向內地招手。

至於醫管局高價採購抽氣扇一事,其解釋是該款抽氣扇香港沒貨,而全港院舍正在搶購,最後在中聯辦、內地多個部門、港府、立法會議員和物流業界多重協調下,在幾日內完成供貨。但醫管局其後澄清,中聯辦從未參與,而港府亦否認有參與採購,正因為醫管局發布錯誤訊息,易讓問題政治化。

醫管局今次緊急採購抽氣扇,要以高溢價而非正常程序「價低者得」進行,是可以理解,因為當局要多家公院在最短時間內將普通病房改裝成負壓病房,令到醫管局在搜購時不能歎慢板,若按以前慢慢格價,看看哪個供應商的價錢最低的做法,隨時錯失時機,落得有錢也買不到貨。兩年前港府搜購不到口罩的慘痛教訓記憶猶新,疫下物資緊張情況下,高價搶貨才能確保物資可到手。
高溢價搶人搶貨 成戰時新規矩

 

由於時間緊逼,醫管局這次採購行動,先着眼誰能短時間可一次過供應一千五百部抽氣扇,其次才考慮價錢和售後服務,務求要供貨商在短短幾天內,將貨物由內地運抵本港,並交付到各指定醫院立即進行改建工程,結果令抽氣扇的出貨價遠高於網購價。

再加上疫下不少跨境貨車司機染疫或被列為緊密接觸,須進行隔離,令到物流供應鏈緊張。即使廠商承諾可在短時間內為醫管局大量供貨,還須打通物流運輸各個環節才能成事,令高昂運輸成本也須計算在出貨價內。

香港當前正在打抗疫狙擊戰,很多事情須特事特辦,也是戰時規矩。對於過慣承平生活的港人來說,總會以過往那套標準來衡量事件,並提出質疑。社會有不同聲音來監察政府是好事,港府須及時加以解說,釋除市民疑慮,同時藉此提高透明度,來凝聚社會向心力,上下一心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