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診療所|開關外遊 穴按防機艙症候群 配方沖劑抗病毒調理腸胃

自政府實施「0+3」入境政策,市民紛紛定下旅遊大計,準備隨時動身。雖然出門樂趣滿滿,但大眾久未遠遊,或已忘卻旅程中各種染病風險,正所謂有備無患,張勇醫師特別預備了「開關」防病錦囊,協助解決由機艙以至途上遇到的各種不適症狀,好讓大家安心出門。提防機艙症候群「0+3」政策下,大眾外遊意欲即時大增,身邊友好早已準備就緒,迎接久違的外遊行程,只是出門除要計畫行程,身處異地,更要預防各種身體不適症狀,好像踏上飛機一刻,已有機會遇上機艙症候群。張勇醫師說:「乘搭長途機,有機會因久坐不動而出現深層靜脈血管栓塞情況,當回流心臟的血液緩慢,便有機會形成血塊,此時除可令小腿形成腫脹,情況嚴重時,甚至有機會出現呼吸

2022-10-10 00:00:00

更多

大腸癌「有樣睇」?脂肪集中1部位易患腸癌 研究揭1種身型最高危 附自測症狀方法

大腸癌為全球第2大致命癌症,殺傷力不可小看!大腸癌「有樣睇」?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一項涉及近79萬人的研究發現,若脂肪集中在身體某一個部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上升,有一種身型的人士最高危!如何可自測大腸癌風險、症狀?大腸癌「有樣睇」? 研究揭1種身型最高危身形也與癌症有關?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的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身體形態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的研究,分析了329,828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及 460,198 名研究小組參與者,調查其體型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以及相關的潛在風險因素。大腸癌症狀+成因⬇⬇⬇

2024-04-27 00:00:00

患晚期肺癌每周做1種運動 港大揭死亡風險可減65%!更可防4類病?

患上晚期肺癌並不代表命不久矣!港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晚期肺癌患者如每周進行1種特定運動,其死亡風險可降低65%!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此運動對身體有4大好處,例如降血壓、增強記憶力及免疫力,可預防多種疾病!提高晚期肺癌存活率 每周宜做1種運動肺癌為全球均為頭號致命癌症,在本港的癌症死亡率亦最高!單在2021年,本港新增近6000宗肺癌病例,有4,037人死於此種癌症。患上晚期肺癌如何應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的研究團隊追蹤近4年,分析太極、有氧運動與晚期肺癌患者睡眠品質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有1種運動有助改善病情,提高存活率。做甚麼運動可減肺癌死亡風險?即看研究結果⬇

2024-04-27 00:00:00

男子濕疹搽藥膏無效 一檢查揭患皮膚癌 4部位痕癢恐是癌變先兆

濕疹皮膚痕癢也是癌症警號?有醫生分享病例,一名63歲男子下體出現濕疹,塗藥幾個月後也沒見好轉,求醫檢查後卻揭患上皮膚癌。醫生又提醒,身上的4個部位若持續痕癢,有可能並非單純患上濕疹,恐是癌變先兆。男子濕疹搽藥膏無效 一檢查揭患皮膚癌綜合台媒報道,台灣成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生劉威廷分享上述病例指,該名63歲男子鼠蹊部出現痕癢,本以為患上濕疹,因而自行購買濕疹藥膏及黴菌藥膏塗抹,但幾個月後情況仍未有好轉。該男子後來到皮膚科求診,經過皮膚切片等詳細檢查,才確診為一種罕見的皮膚癌「乳房外柏哲德氏症」。所幸沒有出現轉移,接受皮膚腫瘤廣泛切除手術即可,並持續覆診追蹤,目前未再復發。劉威廷醫生指出,乳房外柏哲

2024-04-26 00:00:00

男子腎功能急跌貧血 竟因日吃1種健康魚類惹禍? 醫生教3招安心吃魚+魚類2部位高危

魚類及海鮮蛋白質含量高,又是低脂食物,是非常健康的食材。有醫生卻警告,若常吃1類魚恐損害身體機能。他分享病例指,一名70歲男子為了改善視力,半年來每天吃魚,竟意外引發腎功能急跌及貧血問題。他講解3大安心吃魚的原則,避免傷腎風險。男子常吃1類魚 腎功能急跌兼貧血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上述病例指,該名70多歲的患者腎功能長期有問題,一直在接受治療及控制病情。但他在某次接受檢查時,發現腎功能異常急跌,還出現「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情況。【同場加映】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徵狀⬇⬇⬇

2024-04-26 00:00:00

抽脂可以減肥兼豐胸?傷口極細?整形外科醫生解構手術效果+風險

抽脂的目的是減少身體某一部份的脂肪,以達到塑形的效果。抽脂手術適合絕大部份希望改善身形的人士,少數不適合的群組包括患有非常嚴重的疾病的病人,或者醫生認為他的抽脂目標完全不合理。否則即使是患有輕微長期病患的人士,也可以進行抽脂手術。抽脂不止減肥? 脂肪轉移助豐胸?整體而言,抽脂的確是改善體態的一個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是,進行抽脂的人首先應該持有正確的心態,抽脂誠然對身體塑形有幫助,但不應視為是減肥或健康生活的替代品。相反來說,抽脂可以是一個減肥療程的開端,術後還必須配合適當的運動和節食才行,把抽脂視作減肥過程中的一個「拍檔」就合適了。 追求塑形效果的男士女士,進行抽脂除了要收肚子收大腿,可能還想通

2024-04-26 00:00:00

1個薯仔等於半碗飯?營養師教換算10大常見澱粉食物 每日應吃幾多澱粉?

早餐進食一碗燕麥或一個饅頭,會吃得太多嗎?等於吃了多少碗飯?有營養師拆解10大常見澱粉食物與白飯的換算比例,讓一些正在減肥或進行飲食控制的的人士,能夠在進食澱粉食物掌握正確份量,不用擔心吃得太多。1個薯仔等於半碗飯?白飯換算10大澱粉食物營養師劉雅惠在Facebook專頁以影片講解澱粉食物的換算技巧。她表示,除了米飯之外,還有很多原型食物都含有澱粉。很多人不敢吃澱粉是因為怕肥,但如果知道份量就不怕吃過量。她分享10種常見澱粉食物的換算攻略。以半碗飯為標準,替換成同樣碳水化合物量的食物份量如下:

2024-04-26 00:00:00

吃飽後做錯6件事恐胃潰瘍 飲茶消滯成禁忌? 醫生教預留時間消化貼士

飯後立即喝茶消滯對身體也會有影響?有醫生分享指,如果在吃飽後做錯6件事,有可能會引致胃酸倒流或胃潰瘍,其中,吃飽後立即喝茶消滯竟然也是禁忌之一,到底飯後應預留多少時間消化才適合?吃飽後做錯6件事  恐胃酸倒流胃潰瘍 飲茶消滯也不能?重症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身體在進食後會進入消化模式,如進行某些活動可能會對身體的消化過程造成不良影響。黃醫生列出吃飽後有6大行為要避免:吃飽後6大禁忌(第1-3項)⬇⬇⬇

2024-04-26 00:00:00

飲茶更易骨質疏鬆?研究揭適量飲用防骨折 每日飲幾多最有效?

除了喝牛奶補鈣,多喝茶也能防止骨質疏鬆?有多項研究曾比較習慣喝茶人士與不喝茶人士的骨骼健康狀況,發現經常喝茶能增加骨質密度,幫助預防骨質疏鬆並減低骨折的風險。不過,喝茶是否越多越有效?最佳飲用份量又是幾多?飲茶可防骨質疏鬆? 適量飲用防骨折台灣曾進行一項研究測試飲茶對骨質的影響,研究結果並發表於醫學期刊《國際骨質疏鬆雜誌》(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研究人員由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及基隆社區整合性篩檢的資料,收集約4.2萬名年齡介乎45至74歲人士的數據並進行分析。飲茶對骨質影響研究如下⬇⬇⬇

2024-04-25 00:00:00

本港乳癌年增5500宗新症 營養師推介12種食物防乳癌 多吃1種患癌風險降20%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更是香港女性第3大奪命癌症。有營養師近日推介12款健康食物有助預防乳癌,其中1款食物更可令乳癌風險大幅下降20%,還有1款食物更另有預防直腸癌、胃癌及食道癌的功效,性價比相當高。本港年增5500宗乳癌新症 不幸患上有何徵兆?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同時亦是女性第3大致命癌症,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在2021年,女性患乳癌的新症共有5,565宗,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5%,並造成791名女性死亡。乳癌症狀⬇⬇⬇

2024-04-25 00:00:00

植物肉高纖更健康?暗藏兩大營養陷阱 醫生警告恐成熱量炸彈

植物肉標標榜高纖、不含膽固醇,似乎比動物肉還健康,近年因而受到不少人追捧。不過,有醫生指出植物肉受到加工製作過程影響,暗藏兩大營養陷阱,更有可能成為熱量炸彈,不完全算是「健康」或「減肥」食物。植物肉多由豆類製成 高纖不含膽固醇更健康?植物肉健康嗎?適合減肥人士嗎?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蔡明劼在Facebook專頁發文,植物肉的成分主要為大豆蛋白、豌豆蛋白或小麥蛋白。另外添加芥花油、棕櫚油、馬鈴薯澱粉、麥芽糊精、食鹽、香料、色素等添加物,再經加工製成類似肉品的口感,用來取代葷食。蔡醫生指出,植物肉由於是豆類製成,因此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然而也有一些問題,不一定健康。植物肉4大優點+2大營養陷阱⬇

2024-04-25 00:00:00

糖尿病|幻覺竟為糖尿病警號? 男子頻見紅色閃光揭因血糖超標 拆解糖尿病致盲風險

出現幻覺竟然是糖尿病症狀之一?台灣一名80多歲男子近日突然經常出現幻覺,頻繁看見紅色閃光,求醫後竟被揭發患糖尿病。醫生指,患者看見的紅色閃光正是血糖過高所引發的癲癇症狀。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有5類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如果出現8大症狀就要小心。男子出現幻覺看到紅色閃光 求醫揭患糖尿病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分享上述病例指,該名患者近日出現幻覺,不時看到紅色閃光,幻覺主要集中在雙眼左側視野,而且每日會出現數十次,每次維持約1分多鐘,次數頻繁到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醫生檢查後發現,每當患者看到閃光時,其右側大腦枕葉區域出現「癲癇波」。再經抽血檢查,發現患者的血糖高達500mg/dL,糖化血色素也高達

2024-04-25 00:00:00

母女患1種病腸胃有過千粒瘜肉 致癌率達70%!醫生教1招減癌變風險

腸胃出現瘜肉可能是大腸癌先兆。有醫生分享病例指,有一對母女因患有1種疾病,令腸胃狂生過千粒瘜肉,大腸癌的風險提高至70%,更有可能患上大腸癌以外的7種癌症。對於此類患者,醫生又教1招幫助降低癌變風險。母女同患1種病 腸胃狂生過千粒瘜肉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該名母親天生基因異常,因此患有1種遺傳病,導致胃部和大腸經常增生瘜肉,數量更達到數以千計,因此會定期進行瘜肉切除手術。林醫生向她表示,這種疾病有可能遺傳到下代,因此建議她帶同子女進行基因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女兒同樣患有該遺傳病。林相宏醫生其後為她進行胃鏡檢查,結果發現她的腸胃狀況與其母親十分相似,胃部內壁同樣有數千粒

2024-04-25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