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生愛讀醫 兩大醫學院搶人策略變

2024-08-08 00:00

大學聯招(JUPAS)放榜,醫科仍是最吃香的科目,今年度有367人經JUPAS入讀兩大醫學院醫科,中大醫學院收生成績再次勝過港大。大部分尖子傾向選擇中大,究其原因是中大學研質素佳,在產學研方面更做出不俗成果,讓醫科生在畢業後出路多元化,自然獲家長及學生認同。

兩大醫科學額各有295個,中大取錄212名中學文憑試(DSE)考生,佔學額72%,亦是連續7年DSE考佔學額70%或以上,並囊括了5名超級狀元;反觀港大經聯招取錄155名DSE考生,僅佔學額53%,已連續第9年未達75%目標,只成功招攬3名超級狀元。港大指出,75%承諾比較舊,醫學院一向擇優而錄,過去幾年基本上已按實際情況改變,不設特別限額,應該再沒有這個承諾。
鼓勵尖子投入科研追夢

兩大搶尖子由來已久,面對中大醫學院崛起,2013年時任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曾承諾75%學額經JUPAS取錄。即使校方不斷將獎學金加碼來吸引尖子報讀,依然連年無法達標,惟有改為從其他途徑,例如爭取IB課程和A-Level的高才生,甚至從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收生,也不願降低DSE收生門檻。

中大醫學院連續多年跑贏港大,除了與中大吸納了一批蜚聲國際的學者任教,科研成果頻獲國際推許,還在2024年度國際高等教育評級機構QS全球醫學院排名再創新高,躍升至第28位,不但成為全港第一,亦位列亞洲第二,令尖子在報讀醫科時自然首選中大。

除了教研質素外,中大在課程設計上突破固有框框,尤其是2013年推出亞洲首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GPS)課程,在原有醫科課程中撥出學額每年取錄20至40多人,除了提供專業醫學培訓,還會為狀元級學生提供領袖工作坊,在科研、人道救援、社會服務和公共衞生行政等不同領域作出培訓,安排學生到海外實習和額外進修其他學位課程,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課程還提供專業領域的導師,根據學生的科研興趣作出指導,讓學生在海外實習或進修的增潤學年做醫學以外想做的事情,從而決定畢業後是否做醫生,抑或專注做科研或其他工作。

此外,中大醫學院在2019年全面推出學生自主課程,學生在修讀內外全科醫學士期間,可安排自己在適合時間進行學習活動,包括到海外院校交流、修讀研究碩士課程、參與人道救援等,甚或跨科副修其他課程,如外語,音樂等,讓學生覺得課程絕非死記硬背,還別具趣味,甚至鼓勵學生在學醫過程中擁有多姿多采的生活,甚至可同時追求夢想。
產學研轉化增醫科生出路

除了課程外,中大醫學院歷史僅43年,在教學方法並不着重老派式教育,鼓勵創意思維,並因應醫療科技進步不斷增添新元素,例如積極加入人工智能元素,助學生掌握最新的醫療技術去協助診斷治療,並懂得應對人工智能對醫學帶來的新挑戰。同時,中大校園氛圍也富有人情味,師生關係似朋友,讓醫科生保持着一份人文情懷,待人有禮,耐心問診,關懷病人心靈。

更重要是,中大醫學院在產學研方面做出一定成績,為教職員和畢業生在行醫外開闢多一條新出路。中大匯聚很多國際級學者,讓其專心研究,而醫學院一方面鼓勵教職員積極開設初創公司進行科研,另方面醫學院研究中心可招募病人進行臨床試驗,加快將科研成果轉化。該中心在過去十年完成超過150項包括癌病、糖尿病、肝病及心臟病等早期臨床試驗,不但促成多種新藥成功在全球多地註冊使用,還成功與中大工程系成立的康諾思騰初創企研發出手術機械人系統,並獲港府「產學研1+計劃」資助。這些藥械不但造福病人,提高手術效率,還有助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更為科研人員帶來專利收入。

中大醫學院成為尖子首選並非僥倖,港大面對招收尖子困難,更應檢討自身課程和校園文化,如何取長補短,才能在未來搶生源時有更大競爭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