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相訪華謀破冰 成效還看「主子」取態

2023-08-30 00:00

英國外相祁湛明訪華消息瘋傳多月,終於昨天獲得證實。他今天將成為疫後訪華最高級別英國官員,也是5年來首位踏足北京的英國外相。祁湛明此行旨在破冰,修補兩國因香港黑暴事件而陷入低谷的關係,更希望可進一步推動投資和經貿合作,改善英國經濟,冀能在大選前扭轉保守黨的選情,但如意算盤能否打響,完全端視內部鷹派勢力和「幕後老闆」美國取態而定。
辛偉誠冀大選前改善對華關係

祁湛明早在4月表明將會訪華,原先安排在7月底起行,卻因時任中國外長秦剛「失蹤」而被逼推遲。英媒指,祁湛明將會與中方探討在多方面的潛在合作,如氣候變化及全球經濟穩定等議題,也會提及香港和人權問題,並要求中方撤銷對多名英國議員的制裁。

在中英關係跌至低谷之際,祁湛明等了4個月終於能訪華,背後折射首相辛偉誠對華政策轉向。英國在脫歐公投後,過去3位首相一改卡梅倫的親華政策,全面力撐美國遏華政策,先後取消中國企業在英格蘭投資興建核電廠計劃、棄用和拆除華為5G項目,以及在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後推出BNO移民簽證計劃,挖走一大批香港人才和財富,令中英關係急速惡化。

可是,英國在脫歐後,不但貿易優勢不再,令美國對與英國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大減,也使美企對投資英國信心大跌,疊加過去兩年通脹失控,英倫銀行要持續大幅加息遏止通脹,導致經濟停滯,全民罷工潮不斷。經濟學家指,英國正處於衰退邊緣,情況若持續下去,英國明年極可能陷入衰退。

屋漏兼逢夜雨,經濟困局使越來越多選民不滿,令保守黨民望急跌,5月地方選舉慘敗更凸顯保守黨執政地位岌岌可危。辛偉誠最遲在明年底須解散國會,要扭轉現時頹勢,首務是要刺激經濟增長,而中國正是關鍵所在。雖說疫情令英國對外貿易大減,但中英貿易額去年高達989億鎊,比前年大增20.5%,因此英國與中國改善經貿關係,將帶來更多商機,有利於改善經濟。

為了尋求改善雙邊關係突破口,辛偉誠過去幾個月頻頻派出官員,如商業及貿易國務大臣鍾世旻、前商務大臣文德森先後低調訪問香港和中國,先行摸底。隨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先後訪華,試圖將經貿問題與兩國博弈分開處理,讓英國認為這是與中國接觸和改善關係的最佳窗口。祁湛明此行若能成功破冰,不但可從中獲得一些經濟機遇,更可能促成辛偉誠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月G20峰會期間舉行首次元首會晤。

即使辛偉誠有意與中國重修舊好,恐怕箇中困難不少。首先,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盟友,須緊隨美國外交政策,難以像法國總統馬克龍般在訪華時發表歐洲須保持戰略自主、不能淪為美國跟班的言論,以免無法承受得罪美國的後果,故辛偉誠刻意在國防外交評估中不將中國定為「威脅」,顯然是留有迴旋空間。相信這迴旋空間也相當有限,僅限於一般經貿,一旦涉及國家安全和先進科技,便會築起高牆,不容有合作的空間。
弱勢首相須顧及鷹派反對聲音

不過,最大阻力始終是國會內的反華鷹派聲音,他們始終是以意識形態來看待中國,認為維持英美特殊關係勝於一切,即使華府以自身利益為先也甘之如飴,就算明知是觸碰中方紅線亦在所不惜,前首相卓慧思5月訪問台灣是最佳例子。辛偉誠目前是個弱勢首相,在處理黨內反對聲音便有所顧忌,不能過分擺出一副討好中國的姿態,以免遭黨友和在野黨攻擊。

中英關係仍矛盾重重,即使中方有意廣交朋友,突破美國圍堵網,辛偉誠亦願以務實姿態處理,短期仍難改繃緊關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