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收地程序 助北都提速開展

2023-12-30 00:00

北部都會區是本港未來重點發展項目,為了讓更多發展商配合政府規劃,發展局日前公布修訂「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的原址換地安排,以及將工廈標準金額補地價安排恆常化,並擴展至新界農地。這些措施明顯是想提高發展商釋放農地誘因,積極參與,利用市場力量,既可減省政府前期開支,亦使北都項目得以提速上馬。
寬原址換地門檻締多贏局面

雖然發展商在新界坐擁大批農地,但一直以來要將農地轉化為住宅或商業用地卻面對兩大問題。第一,過往發展商若要申請原址換地,僅適用於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而且申請門檻高,包括條件是須持有指定用地內所有私人土地。可是,新界普遍存在祖堂地等第三方土地,而收購祖堂地非常困難,因業權分散,部分業主更早已移居海外,難以取得所有成員一致意見。這不但令發展商只能斬件式發展,也妨礙北都規劃的落實。

第二,與地政總署就農地補地價的談判冗長而艱巨,單是商討便動輒兩、三年,若發展商不接受地政總署的出價,會提出上訴,雙方再進行多年討價還價才有望達成協議,拖慢土地開發時間。故一幅閒置農地由商討補地價到清理、平整,再建成住宅大樓往往要20年才成事。

鑑於將農地轉化成商住用地的程序複雜,費時失事,故政府一口氣公布兩項新修訂,目的是為農地開發拆牆鬆綁。將原址換地適用範圍擴展至所有新發展區,容許發展商毋須擁有全部業權,只要收9成土地便可申請,餘下1成業權由政府出手,條件是發展商除補足地價,還須按政府要求,興建休憩設施、道路和其他公用設施,建成後交給政府管理,而有關建造成本可在補地價中扣減。受影響居民和商戶可選擇發展商提供的補償,或政府補償和安置方案,即選擇入住房委會或房協轄下的屋邨,發展商需就此支付有關費用,初步估計每宗以百萬元計。

此舉為持份者帶來多贏,亦平衡了各方利益。政府出手協助收回祖堂地,降低了發展商收地難度,增加其釋放農地意欲,並積極配合和參與北都項目。政府透過換地發展,清理及平整土地的開支也由發展商負責,而相關開支將從補地價中扣減,既可減低政府的前期開發成本,避免財赤進一步惡化,也加速北都發展區的發展。至於受影響居民和商戶在接受賠償時,多了一項入住公屋的選項。

此外,當局讓發展商計劃發展區內農地時,可選用標準金額方式補地價,首階段涵蓋元朗、北區及屯門,並每年檢討一次,為發展商在傳統補地價機制外提供另一選擇,毋須再費時與政府討價還價,從而精簡土地發展程序,鼓勵發展商加快落實發展項目。
須創科產業導向免淪地產項目

儘管政府對收地賠償有統一標準,今次亦提出公屋安置選項,希望讓受影響居民有得選擇,更願意配合。然而,有鄉紳不滿有關安排,口出怨言,更揚言「公屋點住」人,並指政府一向以甲區補償率向農地持有人作出賠償是不夠,以幾千元的呎價收地,但發展商起樓後每呎樓價賣逾萬元,認為應按發展商給政府的補地價等額賠償給居民才算合理。此舉明顯是窺準北都項目開展後,新界農地地價將水漲船高,開天索價,無視當前樓市低迷、賣地頻流標的現實。若受影響居民堅持高價收地,恐怕令收地程序受阻。

事實上,北都並非地產發展項目,而是被規劃為創科、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口岸商貿及產業區等,工業地價跟住宅地價不能相提並論,須吸取數碼港模式教訓,地產項目無法帶動創科產業發展。故政府須主導北都收地換地,明確規定是由創科產業導向,發展商提出換地申請前,先鎖定有意落戶的龍頭創科企業,務求以產業帶動北都發展,勿讓項目淪為地產項目。至於標準金額補地價須貼市,應考慮每半年檢討一次,減少與受影響居民的不必要爭拗,令收地事半功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