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隧分流軟着陸 真正考驗在年底
2023-08-03 00:00港府昨天凌晨收回西隧專營權後,隨即實施3隧分流首階段固定收費方案,從首天運作的路面交通情況來看,並沒有出現坊間所憂慮的「3隧齊塞」現象,即使紅隧依然擠塞,但西隧車流明顯增加,東隧和紅隧車流有所減少,確實起到一定分流作用。待西隧和東隧稍後改用「易通行」系統,相信情況會有進一步改善,但真正考驗還看年底落實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會否改變駕駛人士出行習慣。
劃一收費的士西隧分流效果明顯
3條過海隧道昨天起實施「633」固定收費模式,即私家車使用西隧的單程收費由原先75元下調至60元,紅隧和東隧的收費分別由原先20元和25元,調高至30元,的士使用3隧劃一收費25元。運輸署指,3隧分流實施後,整體交通大致暢順,早上7時至10時繁忙時段,整體雙向車流約4.4萬架次,與實施方案前相若,西隧車流增加約3%,而紅隧和東隧車流則分別下降4%和1%。
新措施對的士分流效果最為明顯,的士在清晨時分和早上繁忙時段使用西隧分別增加50%和20%,凸顯的士劃一隧道收費確實可成為誘因,吸引司機和乘客轉用西隧,從而紓緩紅隧和東隧塞車問題。以往市民搭的士過海,即使身處西九,也寧願選擇繞道較塞車的紅隧,因隧道費較便宜,隨着3隧分流實施,不管使用哪條過海隧道均劃一收費25元,乘客和司機自然按身處位置,選擇車程最短路線,從而達到省時、慳油和慳錢目的。
3隧分流成功軟着陸,塞車問題短時間仍有改善空間,因現時西隧和東隧仍主要靠人手收費,駕駛人士須在隧道口收費亭停車繳費,繳費後又要在多條行車線切線入隧道,造成瓶頸擠塞。隨着紅隧推行「易通行」不停車繳費系統,能識別不同車種自動徵收不同隧道費,初步有助紓緩收費廣場塞車問題,當西隧和東隧分別將於周日和本月27日實施「易通行」,屆時可省卻停車繳費時間,提高行車流暢度。
當局強調待3隧全面安裝「易通行」,並在年底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模式,才有望解決過海隧道長期擠塞問題。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會將平日分成3個時段收費,早晚繁忙時段收費改為「644」,即西隧收費60元,紅隧和東隧則收40元;早上繁忙時段過後至傍晚為一段時段,私家車使用3隧劃一收費30元;晚上繁忙時段過後至翌晨為非繁忙時段,劃一收費20元。當局希望通過價格差異,鼓勵車主早點上班或遲些放工,避開高收費時段,減少塞車的時間和縮短過海車龍。
按不同時段收費效果待觀察
不過,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效果會否像當局預期般理想,暫時難以下定論,但社會有聲音指措施有點離地,因為車主若早點返工或推遲收工,固然可節省隧道費,但代價是增加了泊車時間,隨時泊車費貴過隧道費,得不償失。不少市民工作壓力大,寧願多睡一會,按現時出門時間駕車,也未必願意改變出行模式。
此外,當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時,非繁忙時段私家車過海隧道收費僅20元,明顯比的士收費平,有論者認為變相鼓勵市民去夜街時乘坐白牌車,令非繁忙時段路面依然有很多車輛行走。
3隧分流首階段開展順利,尤其車流出現「西增東減」,盡快在3隧全面落實「易通行」,為下階段工作做好鋪墊,令車輛更有效分流。然而單靠調整隧道收費,只能紓緩過海塞車問題,當局長遠須認真考慮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由新界西接駁到交椅洲人工島再通往港島西,避開途經九龍,才有望解決3隧塞車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