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高齡司機體檢治標 引入新血治本

2023-03-07 00:00

北角發生的士落斜時失控撞向途人的嚴重意外,涉事84歲司機被捕,事件再度暴露職業司機高齡化對道路和途人構成的安全隱患。政府除了須盡快收緊司機續牌體檢要求,更應認真研究為職業司機年齡設限,長遠應設法為相關行業引入新血,並研究引入內地勞工可行性,從根本上減低高齡司機交通意外風險。

意外發生後,有人聲稱煞車掣失靈,但的士經初步檢驗後,機件沒有大問題,而據悉司機沒拉手掣減緩車速,也沒響號警告路人。這是3個月內第7宗涉及70歲以上高齡的士司機的交通意外,當中包括一名87歲司機在1月初9天內3度失事,再加上之前多宗涉及高齡小巴司機意外,令人關注高齡職業司機是否適宜繼續駕駛,以免成為公路計時炸彈。
因應港情宜為司機年齡設限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坦承,本港司機有老年化趨勢,但全球多國甚少對駕駛人士的年齡設有限制,年紀大並不等於不健康,只要進行定期身體檢查,仍可保障安全駕駛。她強調運輸署去年已成立專家小組,檢討現時對70歲以上司機每3年續牌時接受身體檢查的安排是否有調整空間,例如考慮加密檢查次數,擴大檢查範圍,包括檢查其手握力、手腳協調度、眼和耳的反應等。

當局必須檢討現行體檢機制,因相關規定是在逾30年前制定,體檢項目相當寬鬆,甚至已經過時,只是量血壓、驗小便等,有的甚至沒有驗血糖,只靠一些簡單檢測無法精準地驗出司機是否罹患一些隱性或慢性疾病。畢竟人們隨着年紀愈大,視力也逐漸退化,若血糖過高,視力會變得模糊,難以判斷路面情況,假如血糖過低則隨時會暈眩,不但危害自身,更危害到乘客和路人安全。再加上當年罹患腦退化症人數不多,可是目前65歲以上患有腦退化症人士,佔同齡總人口比率為5%至8%,80歲以上患病比率估計高達20%至30%。假如職業司機患有腦退化症,無法認清道路方向,反應較遲緩,一旦路面出現突發事故,手腳協調動作緩慢,無法及時應對,車輛隨時有剷向行人路可能。

不過,當局不能因為外國沒有對司機年齡設限,便不作考慮,因本港道路狹窄和多斜路,不像外國般寬敞平坦,一旦高齡司機在駕駛時身體不適,無法有效應對,便大大增加嚴重事故的風險。因此,為公眾安全着想,港府應認真檢視80歲以上人士是否適合繼續擔任職業司機。若當局出於行業人手不足而繼續對高齡司機簽發駕駛執照,須參考外國做法,要求申請者每年須體檢一次,還要通過認知測驗,並要接受路試評估,及格者才獲續牌。

由於本港沒法例禁止70歲以上司機駕駛,保險公司不能以高齡為由而拒絕接受高齡司機投保第三者保險,但為保障自身利益,除了要求投保司機提交醫生簽發健康證明書外,更可因應其年齡和索賠紀錄而提高保費和墊底費,從而減低其繼續駕駛的誘因。
輸入內勞或是終極解決方案

上述只是短期措施,長遠須從解決人手青黃不接的根本問題。年輕人寧願駕駛網約車,也不願加入的士司機行列,當局應研究箇中原因,提供誘因和支援,吸引更多青年入行。新一代追求生活工作平衡,未必願意長時間蝸居在車廂內工作,要吸納新血絕非易事,當局與業界須盡快商討。假如情況仍不理想,應研究輸入內地勞工的可行性,首選是諳廣東話的,至少與市民溝通上沒難度,至於內地勞工不熟識本港街道也非大問題,在先進汽車導航工具輔助下,按指示行車,要將乘客送抵目的地是相當輕而易舉。

司機高齡化是不爭的事實,當局須修訂過時規例,確保年長司機保持良好健康,能夠安全駕駛,確保乘客搭得安心,路人不用擔心飛來橫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