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持續加息 聯匯堅固抗大鱷

2023-02-17 00:00

本港與內地本月初恢復全面通關,經濟活動轉趨頻繁,但近日資金流出港元加劇,金管局沉寂3個月後須再度入市接港元沽盤。由於港美息差持續拉闊,套息交易增多,而有中資銀行此時推出「賭聯匯不脫鈎期權」,以14厘回報作招徠,更惹人聯想國際大鱷是否蠢蠢欲動想衝擊聯匯。雖說聯匯制度穩如泰山,但參與場外期權買賣未必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投資者須小心為妙。

港匯日前持續走弱,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須連續兩天入市,承接合計約191億元港元沽盤,令銀行體系結餘跌至770億元。
通脹高企儲局加息恐超預期

走錢活動突然增加,因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在聯匯制度下,港元跟美元掛鈎,理論上儲局加息,本港銀行便須跟加。可是儲局自去年3月至今已8度加息,累計加息4.5厘,但本港銀行因持續水浸,只加了3次息,累計加幅僅0.625厘,且本月初沒有跟加,令港美息差進一步拉闊。反映在拆息上,1個月港元拆息報2.18厘,但美元拆息卻高達4.59厘,兩者息差多達2.41厘,投資者遂借港元用來買入美元資產,從中賺取差價。

本來市場預期儲局再加多兩次息便會停下來,年底有可能減息,但美國最近公布兩項經濟數據,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6.4%,高於預期6.2%,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年升6%,比預期5.4%為高,反映通脹仍未受控,依然高企,儲局未來加息幅度和持續時間,恐怕比市場預期來得大且久,甚至今年減息無望。

這意味港美息差將繼續擴闊,套息交易活動增加,金管局接錢將陸續有來。事實上,在套息活動下,金管局自去年5月起至今共入市43次,令銀行體系結餘由高峰時3375億元銳減至現時770億元,若結餘持續大減,銀行加息壓力便大增,甚至更有追加的可能。

此外,在中美博弈下,國際大鱷自然趁港元弱勢時興風作浪,沽空港元。去年對沖基金經理巴斯和阿克曼先後沽空遠期認沽期權造淡港元,指聯匯脫鈎只是時間問題。然而此時,有中資銀行向私銀客戶提供美元兌港元「勒式期權」,代客同時賣出以12個月為期的認沽和認購美元權利,只要在12個月有效期內聯繫匯率穩守在7.75及7.85強/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客戶便可賺取期權金,回報率高達14厘,遠比買美債或做定期還要高。

在港匯再度走弱時,中資銀行推出「賭聯匯不脫鈎期權」,不禁讓人檢視財金官員指聯匯牢不可破的說法。金管局一直強調,本港有4362億美元外匯儲備支撐聯匯,金融大鱷很難透過投機活動衝擊聯匯制度。再加上香港背靠內地,內地坐擁3.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一旦聯匯受到衝擊,相信內地會出手相助,而幫助方式可多方面,包括表態支持香港,向金管局直接借出美元,或通過中資銀行提供港元流動性等。
吸Accumulator教訓勿因小失大

既然聯匯穩如泰山,買其不脫鈎理應是零風險,中資銀行願意給予14厘回報,除了要擴大本港金融產品的廣度,相信是以高回報吸引更多有財力的高端投資者參與,作為抗衡國際大鱷的對沖工具,因以往這些場外期權只供銀行或機構投資者買賣。

不過,誰敢保證「賭聯匯不脫鈎期權」沒風險,畢竟這是一項高槓桿投資,若市況沒波動,投資者可輕易賺取14厘回報,若市況不似預期,虧損卻是無限,隨時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時城市富豪和名人投資累計期權(Accumulator)「贏粒糖,輸間廠」的慘烈一幕。因此,即使這項期權只供私銀客戶而非一般存戶買賣,也要先衡量箇中得失,切勿只看回報,卻買了一些自己其實無法估算而風險極高的投資產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