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力爭西方企業 反對去風險化

2023-07-02 00:00

歐盟上周四及五舉行峰會,會後聲明表示,將繼續減少對中國的關鍵依賴,在必要及適當情况下「去風險化」,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高調反擊西方去風險化論調,去風險化較諸西方之前力推的與中國脫鈎,看似較溫和,但對中國更加陰損,因去風險化定義模糊,美歐仍可借此推動與中國脫鈎。為了反制美歐反華政客,中方積極呼籲西方企業發聲反對去風險化。
去風險化定義模糊具迷惑性

歐盟峰會認為,中國仍是歐盟重要經貿夥伴,無意與中國脫鈎,但會繼續減少包括供應鏈等方面的關鍵依賴,在必要和適當情况下去風險化和多樣化。李強上周二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致詞指出,西方炒作的降依賴、去風險是偽命題,反對將經濟貿易問題政治化,應交由企業自主選擇。李強本月中首次外訪,目的地是德國和法國,亦有親赴西方反擊去風險化言論的任務,李強更積極爭取歐洲商界合力抗衡去風險化,他對商界明言,防風險和合作不是對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今年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首次提出去風險化,認為歐盟與中國經貿交往須「降低風險,而非脫鈎」,原因是歐洲對中國半導體和稀土過度依賴,威脅國家安全。其後,美國為首的7國集團5月舉行峰會時,亦首次將去風險化寫入聯合聲明。

馮德萊恩是歐洲對華強硬派,提出去風險化以取代與中國脫鈎,因為中歐互惠互補性強,中國一直學習歐洲高科技尤其製造業工藝,2010年歐債危機後,中國又積極投資歐洲,向歐洲開放內地市場,協助歐洲復甦,所以歐洲近年親美反華氣氛升溫,歐洲民意46%仍視中國為「盟友或必要合作夥伴」,高於視北京為敵或競爭對手的35%。

馮德萊恩為推動歐盟繼續削弱與華經貿連繫,提出言詞上較溫和的去風險化,美國拜登政府亦高調支持以去風險化取代脫鈎論調,顯示與歐盟論調一致,以安撫歐亞盟友擔心美國對華過硬,且去風險化定義模糊,拜登實際上仍不改其與中國脫鈎政策。

中國對去風險化顯得更大戒心,皆因去風險化具有迷惑性,貌似溫和,本質上卻與脫鈎並無分別,對中國的打擊更加陰損。

馮德萊恩以全球近90%稀土、60%鋰都在中國加工,認為歐洲在關鍵原材料要去風險,減少依賴中國;歐盟近年視歐洲碼頭、高科技行業具戰略地位,亦不斷反對中資入股。這種不買中國貨、反中國投資政策,在去風險化的包裝下,可以不斷擴大,如視中國電動車威脅歐洲廠商,又可以國家安全理由「去風險化」,阻撓中國電動車銷售。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亦承認,難以說明去風險從哪裏結束、脫鈎從哪裏開始。
企業對產業風險最有發言權

去風險化蔚然成風,中國一方面努力爭取可合作的西方國家,如李強首次外訪就選擇德、法,爭取它們反對去風險化,中國又禮遇上周訪問中國的紐西蘭總理希普金斯。

此外,中國亦致力爭取西方商界聯手,抗衡去風險化。李強在德法及達沃斯論壇,都提出企業對經濟及產業風險才是最敏感、最有發言權,政府和相關組織「不應該越俎代庖,更不應該將去風險擴大化、政治化、意識形態化」。中國上月更積極接待微軟創辦人蓋茲,以及Telsa、摩根大通、星巴克、福特等美資巨企的行政總裁,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蓋茲時更表示,中美關係基礎在民間,寄希望於美國人民。中方無疑希望美國商界幫忙,矯正拜登打壓中國政策。

西方政治體制下,企業作為持份者擁有發言權,可以成為重要力量,抗衡政治掛帥的反華政客。西方為阻止中國威脅西方領導全球地位,致力打壓中國,導致世界變得愈來愈弔詭,倡導自由市場的美歐,將政治凌駕經濟、將政府意志凌駕企業決策之上,推出與中國脫鈎、去風險化等政策,反而着力維護全球化、自由貿易、企業利益的是社會主義中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