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反對北約入亞 不做美國打手
2023-06-11 00:00西方媒體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因顧忌中國,反對北約到日本開設聯絡處;然而,馬克龍反對北約插足亞洲,非為討好中國,更重要原因是反對北約將歐洲國家拖入亞洲渾水,令歐洲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打手。馬克龍要的是歐洲戰略自主、保護歐洲利益,不要再做美國跟班。
美圖夥挾歐洲蹚渾水 挑釁中國
日本政府上月證實,正與北約磋商在日本設立聯絡處,英國《金融時報》上周報道,馬克龍近日在一場會議發難,指北約憲章列明其地理範圍限在北大西洋,故反對擴至以外地區,因這「將鑄成大錯」。報道引述一名熟知內情人士說,法國害怕「加劇北約和中國的緊張關係」。
西方觀點普遍認為,馬克龍反對北約插足亞洲,是討好北京,尤其他4月訪華簽下巨額生意定單,又和應北京為俄烏戰事勸和促談,故不想損害中法關係,馬克龍固然看重中國,因這是法國、歐洲經濟動力,且北京正為俄烏和談奔走,可助歐洲卸下俄烏戰事包袱,若歐洲一方面要求中國不支持俄羅斯、為俄烏和談盡力,另方面卻讓北約進駐亞洲,威懾中國,於情於理都不合。不能忽略的是,馬克龍反對北約入亞,目的不是維護中法友好,而是歐洲不能被美國操控。
北約全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北大西洋兩岸的北美洲和歐洲國家聯手成立的軍事組織,針對蘇聯及其中歐、東歐盟友。蘇聯解體後,北約主要工作就是東擴,挖前蘇聯盟友加入,以加強圍堵俄羅斯,終令俄國去年出兵烏克蘭,以突破北約封殺。
北約要在日本設立聯絡處、插足亞洲,相信為和應美國遏制中國。美國正全力打壓中國,阻止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成全球一哥,但對中國發動的經貿戰、科技戰,收效不大,因而挑動台海緊張,渲染中國威脅,以召集亞、歐盟友軍事聯手遏制中國,下一步更可能煽動台海戰爭,圖以軍事手段、嚴厲制裁挫敗中國。
然而,若中美在亞洲開戰,美國並無必勝把握,因其勞師遠征,能調動半數海外軍力到亞洲,已是極限,何況還要駐兵歐洲,應付俄烏戰事。因此,美國正串連日本、南韓、菲律賓、澳洲、印度等組織亞太北約,要亞太國家軍力上支援美國,美國驅使北約進入亞洲,既可夥挾歐洲掉入亞洲渾水,亦為其亞太盟友壯膽,敢於挑釁中國。
冀歐洲戰略自主 維護歐洲利益
北約進入亞洲,對美國有利,對歐洲又如何?這正是馬克龍要質疑之處。正如今年4月馬克龍訪華後,明言歐洲不應該捲入台海,因這危機不屬於歐洲。馬克龍當時提到台海,並非為向北京示好,而是針對美國,他的重點是歐洲要戰略自主、要維護歐洲利益,不能做美國跟班,台海問題只是他列舉的例子,以顯示歐洲不應跟從美國步伐。
對馬克龍來說,正因歐洲被美國牽鼻子走,以至在俄烏戰事中,歐洲面對地緣衝突、難民、昂貴能源等百般問題,美國卻坐收漁人之利,打壓俄國,亦令歐洲更加依附美國,歐洲無法避開歐洲境內的俄烏戰事,卻為甚麼要奔赴亞洲插手台海、打壓中國?
若北約介入亞洲,中美一旦開戰,歐洲就被逼坐上美國戰車,令軍費支出百上加斤、與亞洲經貿受挫,且助長亞洲戰火,徒為世界造孽。正因北約進入亞洲,對歐洲百害而無一利,故力主歐洲戰略自主、歐洲利益的馬克龍,反對被北約夥挾到亞洲,擔當美國打手。
西方媒體批評馬克龍對華軟弱,然而歐洲民意卻支持他的選擇。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剛發表一個民調,11個歐盟成員國受訪民眾,有46%視中國為「盟友或必要合作夥伴」,高於視北京為敵或競爭對手的35%,且62%表明不希望捲入中美在台灣的衝突,只有23%支持美國打擊中國。
若不想被北約夥挾到亞洲,為美國搖旗吶喊,甚至開戰,那歐洲領導人、歐洲民眾必須保持理智和清醒,敢向北約和美國說不。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