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心谷經濟 中央救樓市逼在眉睫

2023-06-09 00:00

內地樓市再度轉弱,令人憂慮會否拖累經濟,連日來頻頻傳出中央將會出招穩定樓市,而官媒亦認為一綫城市應調整限購政策,令市場憧憬新一輪救樓市措施出台可能是如箭在弦。由於放寬樓市限購與「房住不炒」政策原則有所牴觸,但面對經濟減速,中央可能有逼切需要因應現實情況作出適度調整,通過救樓市措施來穩住市場信心,讓民眾敢於投資和消費,為經濟注入新活水。

救樓市消息甚囂塵上,最先由彭博社上周傳出,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旗下的《中國經濟時報》發表文章,指一綫城市應優化調整限購政策,通過「一區一策」帶動樓市回暖,大行摩根士丹利也發表報告,指新刺激措施有望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出台,料措施包括在一、二綫城市放寬限購令、多達1萬億元人民幣支持基建、向消費者提供誘因購物等。
一綫城市鬆限購釋積極信號

儘管中央對相關消息不置可否,但市場憧憬救市措施出台,皆因樓市經歷首季小陽春後,踏入5月再出現量價齊跌,百大房企5月銷售額按月回落18.8%,樓價亦回落0.01%,加上不少業主提早償還按揭,二手沽盤湧現,都反映樓市由暖轉冷,或再度探底。由於樓市牽涉建築業、建材供應、家電、銀行等幾十個不同產業鏈,涉及上億就業人口,樓市不振,發展商樓盤賣不去便難套現,沒錢結帳和發工資,拖累上下游夥伴公司;樓價下跌也令不少業主身家縮水,加上對未來經濟前景不看好,遂將錢儲起來,不敢投資和消費,令經濟增速放緩,繼而影響到今年GDP增速5%目標。因此,有經濟學家提出,只有救樓市才是救內需和救經濟。

之前當局透過限貸、限購和限價等非市場手段來調控樓市,現在要救樓市相信主要是從限購和限價兩方面入手。所謂限購令,是限制民眾購買房產數目,目的是體現「房住不炒」,遏止炒風。至於限價令,規定發展商售樓按官方指導價成交,價錢不能過高或過低,以免影響樓市穩定。

限購和限價政策表面上是相輔相成,但實際上有矛盾地方。例如因受制於限購令,發展商無法將單位售予已有物業的投資者,令樓盤可能滯銷;即使樓盤搶手受歡迎,因受制於官方指導價,無法賣到好價錢。政策雖成功壓抑炒風,但代價是打擊房企投地積極性,也挫損民眾投資意欲,因小業主將來想賣樓套現,也同樣受限購令和限價令影響,不但未能保值,還隨時可能要損手離場。

因此,當局一旦放寬這兩項措施,對房企而言並非壞事,因當前實際樓價早已跌破官方指導價的下限仍乏人問津,至少可以按市場供需認可價值點銷售,以便去貨套現,緩解資金短缺問題。對民眾而言,這顯示當局趁樓市大跌這個機會對樓控政策作出調整,重新正視樓宇具有投資功能,讓手頭有餘錢的人士敢於入市。
樓控鬆綁成效有待時間驗證

不過,限購令鬆綁卻有違「房住不炒」政策宗旨,令當局在決策時感到猶豫。不過,在經濟失速下,今年已有杭州、南京等14個二綫城市放寬限購,連一向執行限購令最嚴格的一綫城市也正進行微調,例如深圳和北京嘗試進行「一區一策」試點工作、上調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都反映當局樓控政策有所鬆動,一旦優化政策正式出台,有望向市場釋放更積極信號,起到穩預期和提振信心的作用。至於放開限價令,相信中央態度較為審慎,因暫時不清楚樓價是否已見底,一旦樓價出現無序下跌,將拖累地價大跌,不但影響到地方政府稅收,更使大部分人士身家大縮水,是中央最不願見到。

至於即將出台的救樓市措施會帶來甚麼效果,是開啟逃生門,讓房企有機會將手上樓盤靈活套現?還是讓市場打了支強心針,讓民眾買得放心,房企樂於在套現後加大力度投資,令樓市反彈回暖,並帶動經濟復甦勢頭?則有待時間驗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