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安全至重要 減營運時間做檢查可接受

2023-06-22 00:00

港鐵將軍澳綫及油麻地站去年發生嚴重事故後,成立專家小組檢討鐵路資產管理及維修保養制度,昨天公布檢討結果,宣布會在未來5年投放逾650億元,更新鐵路設施和保養維修。公眾期望港鐵能切實做好鐵路維修保養、系統升級,必要時應認真考慮輸入技術外勞、縮短港鐵晚上營運時間,以便技術人員有充裕時間進行鐵路維修,確保行車安全。

專家小組報告提出多項建議,港鐵表示會循5大方向落實,包括未來5年投放逾650億元進行鐵路設施更新及保養維修、其中10億元會應用於加快創新科技於鐵路服務和資產維護、強化風險預測及管控,及早偵測異常以減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爭取延長收車後鐵路維修時間、克服人手挑戰。
認真考慮輸入外勞紓技工荒

港鐵坦承未來5年投放在鐵路設施更新和保養維修費用上,確實有龐大增幅,比對上5年增加20%,顯示有決心要做好資產管理。事實上,港鐵要加大設施更新和維修費是出於實際需要,因部分設施嚴重老化,例如荃灣綫已投入服務45年,一些列車已使用逾40年,有可能出現金屬疲勞、機件故障等問題,以致去年底先後出現列車車門脫落、列車之間緩衝器鬆脫事故。由於港鐵日均載客量高達400萬人次,而且列車經常擠滿乘客,一旦發生事故,後果可大可小,輕則延誤班次,嚴重可導致全綫服務癱瘓,甚或人命傷亡,故港鐵將更換老舊設備和維修列車為首要任務。

港鐵承諾投放更多資源,關鍵是資源能否對症下藥,用在刀口上。維修保養是確保鐵路安全的重要一環,而這有賴充裕維修技工和時間檢查列車、路軌和架空電纜。列車每天運作逾19小時,工程團隊往往只能把握凌晨收車後的「黃金兩小時」檢驗或維修列車,以便趕及在清晨再次投入服務。港鐵近年頻頻發生事故,箇中問題癥結是港鐵網絡愈來愈大,維修檢查工作太多,讓維修技術人員無法做得縝密仔細。報告指,維修員空缺由2017年的6%增至去年11%,言下之意是人手短缺,制約了維修保養工作的質量。

要確保維修工作完善,加緊增聘人手是當前急務。港鐵聲稱除了不斷舉辦招聘會吸納新血,還以更彈性手法招攬哪些只想返半天工作的僱員,也不排除輸入外勞的可能。疫後各行各業缺人,港府已拆牆鬆綁允許輸入建造及運輸業外勞,但對港鐵應否輸入外勞卻認為言之尚早,可能與港鐵維修員是專業技術員有關,須從長計議。若外勞具備相關工程專業資格,可緩解港鐵技工荒,政府須認真考慮。
宜加快科技應用揪潛在隱患

此外,港鐵也正研究提早收車或延遲頭班車開出時間,爭取有更多時間進行維修。港鐵尾班車大多是凌晨零時50分,讓市民加班或消遣後仍有列車服務,一旦提早1小時收車,將影響市民出行方便,相信很多人都不樂見,但基於列車安全大前提,最終也可能無奈接受,惟希望措施是暫時性。

長遠而言,港鐵宜加大應用科技的投資力度和落實進度,以提升列車運作安全。內地高鐵早已透過大數據分析、物聯網、5G和即時監察系統,應用在供電、營運監測、客運服務、故障診斷、防災系統等方面,讓工作人員可提早準確發現有潛在問題或運作不暢順的地方,進行預先維修規劃,避免突發性事故影響列車服務。港鐵在這方面起步遲,前年才開始與應科院展開合作,運用自動光學檢測技術監察行車安全、研發扶手電梯罅隙測量儀器,未來會共同研發及應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聯手打造智慧鐵路,屆時可借助高科技監察路軌上是否有裂紋,既可減省人手,也避免維修員檢查工作時存在盲點。

港鐵每年在物業發展上賺大錢,有雄厚財力進行鐵路維修、系統升級工作,更好地擔當公共交通工具角色,為市民提供更安全、可靠和高效服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