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大腸癌年奪2300命!大腸鏡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檢查項目/流程/費用
2024-05-21 00:00
大腸癌為本港第2大致命癌症,本港於2021年新增近6000名大腸癌確診者,一年奪去近2300條人命。定期大腸鏡檢查有效檢測大腸疾病,有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到底大腸鏡多久照一次?甚麼人最需要檢查?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向《星島頭條》分享有關大腸鏡檢查的資訊,拆解常見問題,講解大腸鏡檢查流程、檢查項目、費用及注意事項等。
甚麼人要照大腸鏡?常腹痛是照腸鏡?
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照腸鏡除了及早發現大腸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找出未長成腸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從而避免癌症的發生。因此,並非要去到懷疑自己患有大腸癌才照腸鏡。是否需要照腸鏡可考慮以下因素:
- 50歲以上的人士
- 出現便習慣改變、血便、腹脹、腹痛、體重減輕及貧血等病徵的人士
劉醫生建議,市民若出現任何徵狀,應及早尋求醫生的意見,不應只透過網上資訊自我判斷是否須要照腸鏡。早期檢測和診斷對於治療大腸癌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拖延就醫。
【同場加映】大腸癌12大症狀
大腸鏡可檢查甚麼?可驗出大腸癌/痔瘡?
劉卓靈醫生表示,大腸內窺鏡除了能診斷大腸癌之外,還能診斷以下病症:
- 大腸瘜肉,大多數大腸瘜肉能在內窺鏡檢查同時切除
- 潰瘍性結腸炎
- 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
- 憩室病
- 痔瘡
大腸鏡多久檢查一次?
根據本港衞生署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5-10年進行一次大腸內窺鏡檢查。大腸癌篩查服務的計劃,目標人群是年齡介於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編按:政府推行的「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沒有大腸癌症狀的市民每2年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
去私院還是公院照大腸鏡?一定要住院嗎?
劉卓靈醫生指出,在香港,政府醫院、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均提供大腸內窺鏡服務,這3類機構在服務詳情及價格上有差別。絕大部分的腸鏡檢查是不需要住院的,部分患有較嚴重長期病、重度肥胖、或患心臟病人士就可能需要留院,市民可按照自身情況向專科醫生查詢。
私院VS公院VS醫療中心 輪候時間/收費/留院安排
1. 輪候時間:
- 政府醫院:超過1年,甚至數年
- 私家醫院:可根據病人需要彈性安排
- 日間醫療中心:可根據病人需要彈性安排
2. 收費:
- 政府醫院:普羅大眾可負擔
- 私家醫院:相對昂貴,個別醫院附有不同形式服務及藥物收費,逐項計算
- 日間醫療中心:介乎政府與私家醫院之間
3. 可否安排留院:
- 政府醫院:不設留院
- 私家醫院:可以按照病人需要作出留院安排
- 日間醫療中心:只提供日間服務,不設留院
【同場加映】大腸鏡檢查痛嗎?有後遺症?清腸吃甚麼?醫生教檢查前後飲食/恢復方法
照大腸鏡收費是多少?保險可覆蓋嗎?
照大腸鏡收費昂貴嗎?有甚麼細節要事先了解清楚?保險可覆蓋照腸鏡的費用嗎?劉卓靈醫生就上述問題,一一解答。
1. 檢查費用
- 大腸鏡檢查的收費會牽涉多個項目,特別是在進行大腸瘜肉切除的程序上,牽涉到化驗費及儀器費等。
- 這些費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變數,因此,市民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須詳細了解清楚有關檢查所需的費用詳情,包括醫生費、手術室費、化驗費、麻醉師費用及麻醉方式、儀器費、病房費和雜費等。了解詳細的費用項目和相關費用,確保有足夠的預算。
2. 醫療費用預估
- 請醫療機構提供大腸內窺鏡檢查的預估費用,包括可能的附加費用和相關的醫療程序。這將幫助掌握檢查的費用範圍,並做出相應的預算安排。
3. 保險覆蓋範圍
- 向你的保險公司查詢保險是否涵蓋大腸內窺鏡檢查,了解相關的保險範圍、賠償金額、相關的醫療索償的手續和要求。
【同場加映】大腸癌成因+高危因素
大腸內窺鏡腸鏡分為哪幾種?長者適合做哪種?
腸鏡檢查可以分為兩種:大腸鏡檢查(亦稱「結腸鏡檢查」)和乙狀結腸鏡檢查。兩種不同的內窺鏡檢查程序,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例如:
- 乙狀結腸鏡檢查的長度約為60厘米,僅檢查從肛門到降結腸的部分。
- 大腸鏡檢查則長達160厘米,可以檢查整個大腸。
此外,大腸鏡檢查的準確度較高較全面,但相對地收費也較貴。醫生一般會建議病人進行完整的大腸鏡檢查,而對於一些身體狀況不適合接受麻醉的老人家,以及因其他因素導致未能進行完整的大腸鏡檢查的病人,則會建議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
甚麼是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
1. 大腸內窺鏡檢查(Colonoscopy)
- 大腸內窺鏡檢查是最常見的大腸檢查方法。在大腸鏡檢查中,醫生會插入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進入大腸,以檢查結腸和直腸的內部。
- 大腸鏡可以檢測和診斷結腸瘜肉、腫瘤、炎症性腸病等疾病。如在過程中發現瘜肉,醫生會即時進行切除,並送往病理部進行組織化驗。
2.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Sigmoidoscopy)?
- 乙狀結腸鏡檢查則只檢查大腸的三分之一長度,同樣是使用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經肛門進入直腸,以及整段乙狀結腸。
- 乙狀結腸鏡檢查同樣能在發現組織異常或瘜肉情況下,進行瘜肉切除或者活組織箝取,以診斷病變。乙狀結腸鏡檢查理論上就是局部檢查,由於不需要飲用清瀉劑與接受麻醉,因此這項檢查通常用於年紀較大的患者。
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有何分別?
乙狀結腸鏡(Sigmoidoscopy)和大腸鏡(Colonoscopy)是兩種不同的內窺鏡檢查程序,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
1. 檢查範圍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僅檢查結腸下半部分,包括直腸和乙狀結腸,範圍相對較短。
- 大腸鏡檢查:檢查整個結腸和直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2. 檢查深度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僅能檢查直腸以及乙狀結腸部分,無法檢查上半部分的結腸。
- 大腸鏡檢查:可以檢查整個結腸和直腸,深入到盲腸。
3. 檢查過程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使用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經肛門進入直腸,以及整段乙狀結腸。
- 大腸鏡檢查:插入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進入大腸,以檢查結腸和直腸的內部,檢測和診斷結腸瘜肉、腫瘤、炎症性腸病等疾病。
4. 可切除瘜肉嗎?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能在發現組織異常或瘜肉情況下,進行瘜肉切除或者活組織箝取,以診斷病變。
- 大腸鏡檢查:如在過程中發現瘜肉,醫生會即時進行切除,並送往病理部進行組織化驗。
5. 不適感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較少。由於檢查範圍較小,毋須麻醉,只須根據醫生指導下進行便可。病人可能會感到少許的腹脹不適感。
- 大腸鏡檢查:沒有。一般會在監察麻醉或靜脈注射鎮靜下進行,過程不會有痛楚或不適的感覺。
6. 檢測能力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僅能檢查大腸約1/3部分,對於大腸疾病的診斷準確度降低。
- 大腸鏡檢查:被普遍認同是現時檢查大腸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7. 適合人士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不宜接受麻醉風險、過往手術可能導致腸道嚴重沾黏、因腎臟問題不適合飲用清腸劑、直腸肛門方面有特定問題、以及不宜做全大腸鏡的患者;也適合乙狀結腸癌或直腸癌術後覆檢用途。
- 大腸鏡檢查:適用於大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反應和下消化道有出血情況的患者,大多數病人都適合進行。醫生一般亦會進行術前評估,就麻醉風險、術前飲用瀉藥的風險,以及過往手術病歷等方面,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進行。
延伸閱讀:醫生教5招預防瘜肉 避免演變為大腸癌
延伸閱讀:研究揭10大食物預防大腸癌 多吃豆可防癌
編輯:陳思雅
---
相關文章:
一年5900港人確診 1種新檢測方法準確度達94% 不用照大腸鏡 附症狀/自測方法
男子常飲1種湯確診大腸癌 揭1種徵兆是癌變警號 很多人也中招
不吃肉也患大腸癌3期!女子長年吃素竟須切腸保命 醫生揭1類食物暗藏陷阱
狂放屁是大腸癌先兆?出現1種屁味即求醫 醫生解構正常放屁次數
大腸癌「有樣睇」?脂肪集中1部位易患腸癌 研究揭1種身型最高危 附自測症狀方法
56歲整容女星便秘20年 大便現1特徵揭患直腸癌3期 6種大便是警號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