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大腸癌年奪2300命!大腸鏡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檢查項目/流程/費用

2024-05-21 00:00

大腸鏡檢查|大腸癌年奪2300命 大腸鏡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檢查項目/流程/費用
大腸鏡檢查|大腸癌年奪2300命 大腸鏡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檢查項目/流程/費用

大腸癌為本港第2大致命癌症,本港於2021年新增近6000名大腸癌確診者,一年奪去近2300條人命。定期大腸鏡檢查有效檢測大腸疾病,有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到底大腸鏡多久照一次?甚麼人最需要檢查?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向《星島頭條》分享有關大腸鏡檢查的資訊,拆解常見問題,講解大腸鏡檢查流程、檢查項目、費用及注意事項等。

甚麼人要照大腸鏡?常腹痛是照腸鏡?

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照腸鏡除了及早發現大腸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找出未長成腸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從而避免癌症的發生。因此,並非要去到懷疑自己患有大腸癌才照腸鏡。是否需要照腸鏡可考慮以下因素:

  • 50歲以上的人士
  • 出現便習慣改變、血便、腹脹、腹痛、體重減輕及貧血等病徵的人士

劉醫生建議,市民若出現任何徵狀,應及早尋求醫生的意見,不應只透過網上資訊自我判斷是否須要照腸鏡。早期檢測和診斷對於治療大腸癌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拖延就醫。

【同場加映】大腸癌12大症狀

大腸癌徵狀
大腸癌徵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大便後仍有便意
大便後仍有便意
無故體重下降
無故體重下降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
疲倦
疲倦
心跳加速
心跳加速
氣喘
氣喘
面色蒼白
面色蒼白
頭暈
頭暈

 

大腸鏡可檢查甚麼?可驗出大腸癌/痔瘡?

劉卓靈醫生表示,大腸內窺鏡除了能診斷大腸癌之外,還能診斷以下病症:

  1. 大腸瘜肉,大多數大腸瘜肉能在內窺鏡檢查同時切除
  2. 潰瘍性結腸炎
  3. 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
  4. 憩室病
  5. 痔瘡

大腸鏡多久檢查一次?

根據本港衞生署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5-10年進行一次大腸內窺鏡檢查。大腸癌篩查服務的計劃,目標人群是年齡介於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編按:政府推行的「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沒有大腸癌症狀的市民每2年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

去私院還是公院照大腸鏡?一定要住院嗎?

劉卓靈醫生指出,在香港,政府醫院、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均提供大腸內窺鏡服務,這3類機構在服務詳情及價格上有差別。絕大部分的腸鏡檢查是不需要住院的,部分患有較嚴重長期病、重度肥胖、或患心臟病人士就可能需要留院,市民可按照自身情況向專科醫生查詢。

私院VS公院VS醫療中心 輪候時間/收費/留院安排

1. 輪候時間:

  • 政府醫院:超過1年,甚至數年
  • 私家醫院:可根據病人需要彈性安排
  • 日間醫療中心:可根據病人需要彈性安排

2. 收費:

  • 政府醫院:普羅大眾可負擔
  • 私家醫院:相對昂貴,個別醫院附有不同形式服務及藥物收費,逐項計算
  • 日間醫療中心:介乎政府與私家醫院之間

3. 可否安排留院:

  • 政府醫院:不設留院
  • 私家醫院:可以按照病人需要作出留院安排
  • 日間醫療中心:只提供日間服務,不設留院

【同場加映】大腸鏡檢查痛嗎?有後遺症?清腸吃甚麼?醫生教檢查前後飲食/恢復方法

照大腸鏡收費是多少?保險可覆蓋嗎?

照大腸鏡收費昂貴嗎?有甚麼細節要事先了解清楚?保險可覆蓋照腸鏡的費用嗎?劉卓靈醫生就上述問題,一一解答。

1. 檢查費用

  • 大腸鏡檢查的收費會牽涉多個項目,特別是在進行大腸瘜肉切除的程序上,牽涉到化驗費及儀器費等。
  • 這些費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變數,因此,市民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須詳細了解清楚有關檢查所需的費用詳情,包括醫生費、手術室費、化驗費、麻醉師費用及麻醉方式、儀器費、病房費和雜費等。了解詳細的費用項目和相關費用,確保有足夠的預算。

2. 醫療費用預估

  • 請醫療機構提供大腸內窺鏡檢查的預估費用,包括可能的附加費用和相關的醫療程序。這將幫助掌握檢查的費用範圍,並做出相應的預算安排。

3. 保險覆蓋範圍

  • 向你的保險公司查詢保險是否涵蓋大腸內窺鏡檢查,了解相關的保險範圍、賠償金額、相關的醫療索償的手續和要求。

【同場加映】大腸癌成因+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及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及高危因素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缺乏體能活動
缺乏體能活動
肥胖
肥胖
飲酒
飲酒
吸煙
吸煙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過往有大腸瘜肉
過往有大腸瘜肉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大腸內窺鏡腸鏡分為哪幾種?長者適合做哪種?

腸鏡檢查可以分為兩種:大腸鏡檢查(亦稱「結腸鏡檢查」)和乙狀結腸鏡檢查。兩種不同的內窺鏡檢查程序,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例如:

  • 乙狀結腸鏡檢查的長度約為60厘米,僅檢查從肛門到降結腸的部分。
  • 大腸鏡檢查則長達160厘米,可以檢查整個大腸。

此外,大腸鏡檢查的準確度較高較全面,但相對地收費也較貴。醫生一般會建議病人進行完整的大腸鏡檢查,而對於一些身體狀況不適合接受麻醉的老人家,以及因其他因素導致未能進行完整的大腸鏡檢查的病人,則會建議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

甚麼是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

1. 大腸內窺鏡檢查(Colonoscopy)

  • 大腸內窺鏡檢查是最常見的大腸檢查方法。在大腸鏡檢查中,醫生會插入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進入大腸,以檢查結腸和直腸的內部。
  • 大腸鏡可以檢測和診斷結腸瘜肉、腫瘤、炎症性腸病等疾病。如在過程中發現瘜肉,醫生會即時進行切除,並送往病理部進行組織化驗。

2.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Sigmoidoscopy)?

  • 乙狀結腸鏡檢查則只檢查大腸的三分之一長度,同樣是使用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經肛門進入直腸,以及整段乙狀結腸。
  • 乙狀結腸鏡檢查同樣能在發現組織異常或瘜肉情況下,進行瘜肉切除或者活組織箝取,以診斷病變。乙狀結腸鏡檢查理論上就是局部檢查,由於不需要飲用清瀉劑與接受麻醉,因此這項檢查通常用於年紀較大的患者。

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有何分別?

乙狀結腸鏡(Sigmoidoscopy)和大腸鏡(Colonoscopy)是兩種不同的內窺鏡檢查程序,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

1. 檢查範圍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僅檢查結腸下半部分,包括直腸和乙狀結腸,範圍相對較短。
  • 大腸鏡檢查:檢查整個結腸和直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2. 檢查深度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僅能檢查直腸以及乙狀結腸部分,無法檢查上半部分的結腸。
  • 大腸鏡檢查:可以檢查整個結腸和直腸,深入到盲腸。

3. 檢查過程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使用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經肛門進入直腸,以及整段乙狀結腸。
  • 大腸鏡檢查:插入一根柔軟且可彎曲的管狀儀器(內窺鏡)進入大腸,以檢查結腸和直腸的內部,檢測和診斷結腸瘜肉、腫瘤、炎症性腸病等疾病。

4. 可切除瘜肉嗎?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能在發現組織異常或瘜肉情況下,進行瘜肉切除或者活組織箝取,以診斷病變。
  • 大腸鏡檢查:如在過程中發現瘜肉,醫生會即時進行切除,並送往病理部進行組織化驗。

5. 不適感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較少。由於檢查範圍較小,毋須麻醉,只須根據醫生指導下進行便可。病人可能會感到少許的腹脹不適感。
  • 大腸鏡檢查:沒有。一般會在監察麻醉或靜脈注射鎮靜下進行,過程不會有痛楚或不適的感覺。

6. 檢測能力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僅能檢查大腸約1/3部分,對於大腸疾病的診斷準確度降低。
  • 大腸鏡檢查:被普遍認同是現時檢查大腸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7. 適合人士

  • 乙狀結腸內窺鏡檢查:不宜接受麻醉風險、過往手術可能導致腸道嚴重沾黏、因腎臟問題不適合飲用清腸劑、直腸肛門方面有特定問題、以及不宜做全大腸鏡的患者;也適合乙狀結腸癌或直腸癌術後覆檢用途。
     
  • 大腸鏡檢查:適用於大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反應和下消化道有出血情況的患者,大多數病人都適合進行。醫生一般亦會進行術前評估,就麻醉風險、術前飲用瀉藥的風險,以及過往手術病歷等方面,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進行。

延伸閱讀:醫生教5招預防瘜肉 避免演變為大腸癌

預防瘜肉方法
預防瘜肉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瘜肉形成的風險。
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瘜肉形成的風險。
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
多吃富含纖維、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
多吃富含纖維、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
減少食用高鹽、高糖、高油及加工食物。
減少食用高鹽、高糖、高油及加工食物。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
少吃不健康食物
少吃不健康食物
減少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等食物。
減少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等食物。
這些食物會促使瘜肉生長。
這些食物會促使瘜肉生長。
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類。
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類。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定期進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瘜肉。
定期進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瘜肉。
40歲以上人士每年應至少做一次相關的內視鏡的檢查。
40歲以上人士每年應至少做一次相關的內視鏡的檢查。

 

延伸閱讀:研究揭10大食物預防大腸癌 多吃豆可防癌

減大腸癌風險食物
減大腸癌風險食物
魚類
魚類
朝鮮薊
朝鮮薊
豆類
豆類
藍莓
藍莓
咖啡
咖啡
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
全穀類
全穀類
梨
堅果和種子
堅果和種子
瑞士甜菜(莙薘菜)
瑞士甜菜(莙薘菜)

 

編輯:陳思雅

---

相關文章:

一年5900港人確診 1種新檢測方法準確度達94% 不用照大腸鏡 附症狀/自測方法

男子常飲1種湯確診大腸癌 揭1種徵兆是癌變警號 很多人也中招

不吃肉也患大腸癌3期!女子長年吃素竟須切腸保命 醫生揭1類食物暗藏陷阱

狂放屁是大腸癌先兆?出現1種屁味即求醫 醫生解構正常放屁次數

大腸癌「有樣睇」?脂肪集中1部位易患腸癌 研究揭1種身型最高危 附自測症狀方法

56歲整容女星便秘20年 大便現1特徵揭患直腸癌3期 6種大便是警號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