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想teen開|我們都想得太多了

2021-09-24 10:59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我的體能不佳,平衡力不足,又有畏高症,所以從來視登山為洪水猛獸。

記得在五年前,我到斯里蘭卡的森林去上瑜伽退修。課堂之間,主辦人安排我們登山,我很不情願參加,因為看到那些石頭比我整個人還要高,心中忐忑。殊不知當地的導遊十分熱情,堅持說會協助我,引誘我說山上的風景美得令人心醉。導遊是一個肥胖的中年男子,腳上只穿上一雙膠拖鞋,但他身手敏捷地把我推上大石,我終於登上了高峰,飽覽整個黃昏映照着的叢林山景。

可能大家太過開心,回程的時候,導遊不慎錯過了一個路口,結果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回程的路。眼見天愈來愈黑,因為要趕及在天黑透前走出山頭,我唯有甚麼也不想,只是使出「洪荒之力」爬下山!那時我疲累的身軀好像擁有超人力氣,畏高的我好像如履平地一樣走下崎嶇的山路,團友見狀也嘖嘖稱奇!幸運地,我們終於走出了山頭,回到旅遊巴停泊的地方。

這件事令我想起「當下的力量」,我們的身心靈只能應付當下的危險,無法對付想像中的危險,所有擔心和內疚都不屬於當下,我們身心的能量對於過去與未來只有打空拳,這只是在內耗,弄至心力交瘁。

其實這個情況也發生在親子關係中。最近診所有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子,他表達能力不佳,父親對他顯得憂心忡忡,擔心他將來一事無成。幸好孩子的母親比較接受他。雖然母親教育程度沒有父親高,但她沒有像丈夫那樣想得那麼長遠複雜。父親對男孩不是談學業,就是做人的大道理。日子久了,男孩對父親敬而遠之。「醫生,我應該如何了解孩子?」父親問我。「你很努力,但你對孩子將來的恐懼全投射到孩子身上!你有信任過孩子嗎?」我反問他。「你太太倒沒有你教育程度高,簡單的她反而能活在當下。她比較包容孩子,花時間陪伴他,跟他東拉西扯閒話家常,這些事情都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愛。」

其實了解孩子的鑰匙,從來都不在專家的手里:我相信父母能活在當下,一定能找到跟孩子溝通的「密碼」。

電郵:[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為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育有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9月23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