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完成23條立法 凝聚力量谷經濟

2024-03-20 00:00

立法會昨天召開特別會議,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簡稱《香港國安條例》)恢復二讀辯論,最終全票三讀通過,把困擾近27年的國安漏洞問題畫上句號。這次立法火速完成,不但具有歷史意義,更凸顯立法會團結高效運作履行憲制責任,港府應趁着完善國安法律機制後,更好地團結社會致力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讓本港經濟再上新台階,加快實現由治及興。

草案通過二讀後,晚上獲89名議員全數投票通過三讀成為法例,行政長官李家超隨即到立法會發表演說,形容這是政府和立法會完成光榮使命的歷史性時刻,國安得以保障,不負中央所託,條例將於周六(23日)刊憲正式生效。
築牢國安屏障為由治及興開新章

港府在回歸後致力為23條立法,2003年因遭到大型示威抗議而叫停。當局今年1月底重啟立法程序,由開展公眾諮詢到法例草案三讀通過,歷時50天,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批評今次立法太快、太急,完全無視本港對23條立法的逼切性和有廣大民意基礎。首先,23條立法已討論了多年,之前很多市民被反中亂港勢力誤導,直至2019年黑暴事件才驚覺國家安全風險是真實存在,即使當局在2020年落實《香港國安法》,讓香港由亂到治,但《國安法》只涵蓋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和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四類罪名,需要盡快就23條立法才能有效處理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禁止外國政治性組織在香港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政治組織與外國政治組織建立聯繫。

此外,當局在公眾諮詢時收到逾1.3萬份意見書,當中98.6%支持立法,在立法期間將公眾和議員的意見寫進草案,並作出91項修訂。議員確實火速審議草案,由首讀到恢復二讀僅花11天時間,期間議員是加班加會就草案每條條文進行審議,以負責任、認真態度完成審議,絕不草率,無非是想盡快立法,減低西方炒作抹黑的空間,並堵塞現時國安法律的漏洞。現在有了《香港國安法》和《香港國安條例》互補不足,完善國安法律體系,讓政府今後有足夠法律工具應對反中亂港勢力的反撲。

23條立法工作完成後,築牢國安屏障,香港社會變得更穩定,可謂撥開雲霧向前行,全心全意拼經濟。雖說社會穩定是有助經濟發展的條件,但經濟能否被盤活並非一件簡單之事,因香港經濟產業太過單一,疫後經濟復甦乏力,再加上市民和旅客消費模式改變,如何搞活經濟將是一項挑戰。

中央非常關注香港,相信會推出更多惠港政策幫扶香港,包括將更多城市納入港澳自由行之列、恢復深圳「一簽多行」、提高內地旅客在港購物的免稅額上限,為香港帶來更多客源,刺激本港旅遊零售業。可是內地旅客疫後不再血拼,追求深度遊或在一天內以最少預算費的體驗遊,當局以至業界不要抱着「沙士」後遊客增加可躺着賺錢的幻想,需要花多點心思如何改變經營策略,吸引旅客過夜留宿才是振興旅遊業的關鍵。
審慎運用條例讓外商更安心投資

至於如何推動經濟產業轉型,政府也要跳出大市場、小政府的傳統框框,應該以主導並全面規劃香港未來的經濟轉型,並加大力度與大灣區經濟融合,尤其是創科方面的發展。當局在23條立法上凝聚和動員社會力量履行憲制責任和歷史使命,應繼續用好這股力量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鼓勵本港既有優勢產業如何結合創新科技,發展高附加值相關產業配套之餘,也推動創科發展。

《香港國安條例》順利通過後,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更堅實的保障,只要能起震懾作用,最好做到備而不用。畢竟香港是個開放型經濟體,除非有人干犯國安罪,否則應審慎使用,好讓外資更安心,覺得香港是個更穩定和更可預期的營商地方,願意來港投資、營商和生活,才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為香港由治及興譜寫新篇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