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最怕結構性 發債宜作短期解困

2024-02-28 00:00

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前夕,有消息指政府下年度繼續發行700億元零售債券。面對財赤嚴峻,政府開源難,節流更難,似乎除了發債外,暫時別無其他更有效而便捷方法增加財政應付龐大開支,不禁令人覺得當局發債,除了為市民提供穩健投資產品,背後另一目的是藉此紓解財赤。不過,發債始終是要償還的債務,僅能當成用空間換取時間的權宜之計,當局長遠仍要努力節流,做到量入為出,達到收支平衡,更要盡快推動經濟升級轉型,才是解決的良方。
舉債換取時間等待經濟好轉

消息指,《預算案》將公布發行700億元零售債券,當中以銀色債券為主,小部分為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政府因應早前發行的零售債券受市民歡迎,故繼續為市民提供低風險、穩陣回報的投資產品,而基建債券是去年《預算案》提出,以管理大型基建現金流需要,讓市民支持項目增加參與感和獲得感。

港府繼今個財政年度發行750億元債券後,準備在新財政年度再發債,相信背後還有一個財政原因,就是財赤高企。香港受3年疫情衝擊,疫後經濟復甦不似預期,股市樓市皆跌,導致賣地收入和印花稅大減,錄得千億元赤字,比原先預估的570億元為高。政府收入不增,但開支卻持續上升,令財赤警號再度響起,而過去4年有3年錄得赤字,新財政年的股樓下行壓力未減,恐難逃赤字命運,讓人不禁擔心香港已陷入結構性財赤。

香港並非首次出現嚴重赤字,之前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金融海嘯後出現過,讓港府非常忐忑不安,其後隨着經濟反彈而發覺結構性財赤只是虛驚一場。究竟今次財赤嚴峻是周期性經濟不景的短暫現象,抑或結構性問題,暫時難以斷定,政府沒有水晶球,惟有審慎處理。面對財赤高企,港府只能開源節流,為免嚇怕外商,陳茂波已否決開徵多項新稅,但要緊縮政府開支而又不影響基層民生,令政府可節流的空間不多,只能通過發債換取時間,等待經濟好轉,財赤便有望減少,甚或消失。

陳茂波日前與來港考察調研的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晤後,被傳媒問及中央有否指示或任何援港措施時,指香港當前出現的赤字,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在疫情時和之後所遇到的情況相若,而港府一向審慎理財,就收支平衡定下目標。言下之意,當前財赤是全球普遍問題,世界各國均以發債應對財赤,面對這個新形勢,香港可適當舉債紓解財困。

環顧世界各地,日本政府的債務佔GDP比重最大,多達255%,其次依序為希臘(168%)、新加坡(168%)、意大利(144%)、美國(123%),至於香港則約為6%,有條件進一步發債。陳茂波早在去年曾表示,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可增至10%。
恪守量入為出原則加緊節流

即使香港有條件增加發債金額,但問題是目前是否發債最佳時機?在美國聯儲局放風息口已見頂,今年下半年有望減息3次合共0.75厘,港府若在儲局未啟動減息前便發債,可能要多付0.75厘利息成本,理論上並非合適時機,但在庫房缺水下,港府恐怕別無選擇。市民買債,往往會將債息跟銀行定存息率作比較,在目前1年定存息率跌破4厘,港府若將保底債息定在4厘以上,債券才有一定吸引力。畢竟發債是一把雙刃劍,發債的息率越高,越有吸引力,但代價是政府要支付較高昂的成本。

不過,發債並非正規收入,其實是通過負債增加現金流,令帳面上即時變成「收入」,從而推低帳面赤字金額,但第二年便要支付債息,當債券到期時更要支付本金和債息,在帳面上均成為支出。因此,港府不能長期倚賴發債度日,否則很容易像美國、歐洲和日本般越借越多。最王道方法仍是堅守量入為出、應使則使的理財原則,一方面檢視究竟那些政府經常開支有削減的空間、能否透過公共服務全面電子化提升行政效率來精簡公務員人手編制;另方面加快推動創科發展,用科技來帶動本地製造業,讓香港經濟產業升級轉型,成為未來經濟增長新引擎,重返高增長日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