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違規使用2元乘車 提高罰則增阻嚇作用

2024-03-11 00:00

讓長者和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用2元優惠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一直被視為政府的德政,但措施推行逾十年,濫用及違規使用情況越來越嚴重。當局在過去多月巡查中發現逾6,460宗懷疑違規使用,卻只有2宗交由警方處理,又沒對外公布細節,未免予人對違規者從寬處理的感覺。要打擊濫用,當局除了加強執法,提高罰則,還須增加透明度,讓人不敢心存僥倖,更要盡快優化2元乘車優惠,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宜修例賦權運輸署開定額告票

2元乘車優惠旨在讓長者退休後仍可以保持活躍社交,而毋須擔心車費高昂,上屆政府在2022年將合資格門檻由65歲降至60歲,令受惠人數大增,相關開支也由2021/22年度的16.3億元,大幅飆升2023/24年度約40億元,短短兩年間增幅約1.5倍,對公共財政構成沉重壓力。政府去年提出檢討,並加強巡查,打擊濫用。

運輸署與專營巴士和渡輪等營辦商在過去8個月共進行350次聯合巡查,查驗2,360名懷疑違規使用2元優惠計劃的人士,而港鐵同期也發現約4,100宗違規個案。這明顯比2017-19年間所發現的393宗為多,反映違規使用問題很嚴重,在當局高調巡查執法,仍有這麼多人心存僥倖認為不會輕易被逮個正着。

最令人疑惑的是,在6,460宗違規使用個案,為何交給警方處理僅2宗,究竟當局是以甚麼準則來界定哪些個案須交給警方跟進處理?是否違規人士以誤拿家中長者八達通作開脫理由?當局對初犯者從寬處理?即使交由警方跟進而被控18項違反《香港鐵路附例》(第14A條)「沒有繳付車費等」的個案,只交代上月底提堂,共罰款14,400元便了事的做法並不恰當。

當局高調加強巡查,而港鐵更對沒繳足車資人士的附加費提升至1,000元,原意是要收阻嚇作用,然而在非全天候巡查下仍揪到這麼多違規使用者,尤其是被成功檢控的男子更有18次違規使用,明顯是屢勸不改,予人罰則太輕感覺,金額比亂過馬路罰款2,000元還要低,港鐵應考慮調整罰則。當局應把這宗定罪案例當成反面教材,將案情細節披露,並考慮今後對類似個案從嚴執法,向公眾發出一個明確訊息,冒用長者八達通代價很大,不但要罰款,還可能留案底,才能起震懾作用,確保公帑用在合資格的長者身上。

冒用長者八達通情況在8月25日將有所改善,屆時全面使用實名登記並附有照片的樂悠卡,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可要求查看並核實樂悠卡持有人是否與卡上的照片相符,一旦被捉個正着便再難有藉口以誤拿家中長者八達通來推搪,嚴重更會被控干犯盜竊、串謀詐騙等罪行。

然而,樂悠卡能否有效打擊違規使用,還視乎業界的巡查力度。港鐵在巡查方面相對容易,因入閘機會發出聲響識別長者身份,港鐵職員若懷疑其身份可上前核查,而港鐵有附例授權,可對違規使用者徵收1,000元附加費以示懲罰。

可是巴士、小巴及渡輪營運者資源有限,很難經常核查長者八達通或樂悠卡持有人身份,擔心會被指滋擾乘客,並阻延開車或開船時間。這些營運者須在運輸署職員陪同下才會展開巡查行動,可是運輸署職員沒有執法權,即使捉到違規者,只能要求對方補交少付車資了事,並記錄其個人資料,再交由警方跟進,令阻嚇作用大打折扣。要解決問題,當局須考慮修例,賦權運輸署職員在巡查時可開定額罰款告票,才有望讓違規者不敢以身試法。
速優化措施確保德政可持續運作

除打擊違規使用2元優惠,當局亦要同時盡快檢討長者濫用歪風,如頻密遊車河、見車便上的「長車短搭」現象,以致港府須向營辦商提供更多補貼,變相浪費公帑。社會各界近月提出一些建議,例如設立每月乘搭次數上限或資助金額上限、巴士設分段收費、為每程車資助金額封頂,超出該額則須付原本車資的兩折,從而解決長車短搭問題。

本港人口日益老化,合資格使用2元乘車優惠的人數只會與日俱增,當局宜盡快將措施優化,一方面有效打擊濫用和違規使用,另方面作出合理限制,減少長者無節制地乘車,確保公共資源有效運用,令這項德政可持續下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