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基建「重北輕南」 變陣布局迎發展

2023-12-13 00:00

政府公布《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整合和規劃未來策略性鐵路及主要幹道網絡。藍圖不但配合未來城市發展需要,還可窺見運輸基建呈「重北輕南」布局,反映北部都會區將是重中之重;這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基於審慎理財原則,太多基建同時進行負擔太重,只能按緩急輕重次序推進,一些相對次要或經濟效益較低的項目須讓路,才符合理財原則。

當局早年根據《香港2030+》提出興建「三鐵三路」,三鐵是指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中鐵線及將軍澳線南延線;三路是北都公路(天水圍至古洞段)、沙田繞道及將軍澳——油塘隧道,在進行公眾諮詢後,將新意見整合編纂成藍圖。藍圖提出優化「三鐵三路」方案,包括在港深西部鐵路新增途經廈村和流浮山車站,並建議接駁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的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加強人工島與北都和前海的聯繫。在中鐵線增設東北荃灣、東北葵涌及荃景圍3個中途站,並會在荃灣線西延至荃景圍,令中鐵線和荃灣線可接駁起來;在沙田繞道的主隧道增設支路,連接城門隧道公路,令新界東北道路的使用者可直接往返荃灣。藍圖還建議在北都區東面增建「兩鐵一路」,包括北環線東延線、新界東北線和北都公路(新界北新市鎮段)。
打通北都交通脈絡

藍圖以驅動發展、加強連繫和提高效能為目標,以滿足市民出行和城市的發展需求,促進與大灣區的跨界融合。但若仔細看藍圖內容,可窺探到香港長遠基建布局呈「重北輕南」格局。本來「三鐵三路」中已有兩鐵兩路是與北都有關,現在政府加碼在北都東面增建「兩鐵一路」,明顯是透過橫向鐵路和公路網,打通北都交通脈絡,使其不但與內地進一步跨境聯通,還將新界東西連貫一起,並與維港兩岸交通連繫起來,使北都將四通八達。

反觀當局在9年前提出興建的北港島線和南港島線西段,現在卻分別以北都和交椅洲將會改變未來居住人口和就業分布,以及南港島線的運輸及成本效益不理想為由,指北港島線沒逼切性推展,南港島線正研究其他替代方案,意味港島延線無限期推遲或變陣。

運輸基建呈「重北輕南」現象,皆因北都將是未來經濟重點發展區域,政府已將其規劃成物流樞紐、創科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以及康樂旅遊生態圈,可容納250萬人居住,並提供50萬個新工作職位。北都的發展,料可吸引更多人搬到新界居住和工作,改變現時經濟重心和人口聚居在維港兩岸的格局,鑑於未來港島區和新界區交通將有重大變化,港府有必要以戰略眼光來規劃運輸基建,以切合未來實際需要。
須訂發展優先次序

由於未來有很多大型基建同時展開,而基建工程跨越時間較長,且涉及巨額投資,但當前樓市和股市低迷,印花稅大減,賣地頻頻流標,以致賣地收入大減,僅為全年預算14%,加上財政儲備跌至6,986億元,令政府財政上無法落實之前所規劃的運輸基建。財赤問題短期困擾政府,一旦經濟改善,樓市股市反彈,入不敷支問題便有望扭轉過來。故在目前財政資源有限情況下,當局須恪守「應使則使、量入為出」的審慎理財原則,按基建的經濟效益、緩急輕重推進,訂出上馬的優先次序,確保有效運用資源。

縱觀藍圖有提及造價5800億元的交椅洲人工島,但着墨並不多,相信背後是當局明白到以當前財力,根本難以支撐兩大項目的資金缺口,故一方面拒絕估算北都基建造價,以免引起公眾不安,另方面集中資源推進北都基建,默默用行動釋出先發展北都,後發展交椅洲的取態。

此外,藍圖亦提及在東九龍、啟德和洪水橋,興建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當局又不排除邀請港鐵以外營運商承辦,意味政府可能開放鐵路市場。相信這與未來有多條鐵路項目上馬,港鐵未必有充裕人手和資源一一承辦有關,加上港鐵曾表明無意經營高架無軌捷運系統,若政府真的開放鐵路市場,有望吸引私人企業參與,為鐵路服務引入良性競爭,讓公眾有所得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