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隊亞運豐收 推動體育產業化

2023-10-03 00:00

香港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中表現越來越優秀,繼前年東京奧運奪得1金2銀3銅佳績後,目前在杭州亞運會上累計奪得6金15銀20銅的成績。未來國際體壇盛事接踵而來,本港運動員要再接再厲為港爭光,港府除了繼續投放更多資源加強運動員培訓,亦要盡量做到資源公平分配予不同體育項目,並進行更全面規劃,讓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

本港體育政策在過去20年朝着「精英化、普及化、盛事化」方針發展,從張家朗奪得花劍世界第一寶座、何詩蓓在多個游泳賽事中屢創佳績,展現世界級實力,反映精英化已初見成效。
精英化初見成效惟模式趨功利

當局投放在培訓精英運動員的資源,由10年前的2億元增至現時10億元,體育學院除了為42項精英項目提供科學化訓練外,對全職運動員提供每月資助7,130元至4.1萬元不等,視乎所屬精英級別而定,若在奧運或世界錦標賽中奪得獎牌的「精英甲+」級運動員可獲4.1萬元資助。體院更與中學、八大有合作機制,安排運動員彈性上學、保送入大學,讓運動員可安心地雙軌發展學業和體育。

儘管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讓一些年輕優秀運動員可無後顧之憂,全情投入訓練和比賽,但計劃被指越趨功利,只根據排名、成績和獎牌來劃分資助額度,若運動員在資助周期沒有取得獎牌,便面臨降級削減資源命運,令其要在追求理想和謀生之間作取捨,因微薄資助不足以餬口。又如桌球被剔除出亞運比賽項目後,當局對桌球的資助也戛然叫停,不但扼殺了一些具潛質的運動員,也窒礙有關運動的發展。

運動員成功,很大程度是靠自己艱苦努力訓練,而要培養更多優秀運動員,需要有足夠場地供其頻密操練。可是,本港體育場館嚴重不足,以致很多運動員落場操練時間不足,影響到其提升實力技能。再加上運動員生涯短暫,30多歲便要退役,退役後職業前景有限,令很多家長都反對子女投身運動界,讓很多有潛質人才流失。

政府銳意推動體育發展,即使焦點仍落在精英化,也不應漠視非奧運、非亞運及非精英體育項目,只要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表現優異,也應給予一定資助,務求讓其有發展空間,爭取百花齊放。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應為本港整體體育發展制定長遠規劃,針對訓練場地不足制約運動員潛力發揮,盡快檢視在啟德體育園明年竣工後,還欠多少硬件設施須加強建設,並鼓勵本地大學與體院和多個體育總會加強合作,研發傳感器、比賽模擬技術等,使訓練更科學化來優化精英運動員的裝備和提升訓練水平,讓其在國際大賽中有更出色表現。
引導亞運效應推動體育普及化

當局亦要聚焦如何推動體育發展產業化,使其可持續發展。雖然香港運動員在馬拉松或七人欖球表現並不出眾,但卻成功將這兩項運動打造成一張名片,只要能好好經營,將相關有形和無形產品結合形成一條運動產業鏈,不但有助該項目發展,更可為本港帶來經濟效益。以七欖賽事為例,涉及賽事營運、體育營銷、轉播等範疇,還可帶動周邊商品如波鞋、球衣、特別版欖球的銷量,並吸引遊客來港觀賽,為球場、酒店和食肆帶來生意。假如其他運動也在產業化過程中辦得有聲有色,讓運動員有機會打出名堂,還帶動運動經理人、贊助制度、運動旅遊,讓年輕人看得到前景,不愁退役後還能從事相關幕後工作,更積極投入運動員行列。

香港運動員在奧運和亞運某些項目相繼取得佳績,通常會掀起年輕人一窩蜂學習劍擊、游泳熱潮,當局若能將這股熱潮引導到不同運動,並鼓勵市民持之以恆參與,將有助推動體育普及化,為各項體育項目持續補充有潛質的新血,在有系統和科學化訓練下,運動員將在未來國際比賽中獲得更多更高名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