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攪動南海遏華 東盟要自保

2023-09-10 00:00

美國加緊攪動南海以遏制中國,菲越與中國出現軍事衝突的風險上升,美國及其盟友並可能介入衝突,要重演烏克蘭一役重挫俄羅斯實力般,讓南海拖累中國。無論南海成為中美冷戰磨心,抑或熱戰戰場,東盟國家必然首當其衝。在剛舉行東亞峰會上,東盟表明要防止新衝突、新戰爭,然而,若不想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犧牲品,就必須約束菲越,並盡快與中國制訂「南海行為準則」。

東盟與中美等亞太國家上周在印尼舉行東亞峰會,東道主印尼代表東盟表明,各國都有責任不製造新衝突、新緊張局勢的戰爭,且東盟不允許東南亞地區成為任何大國的代理人。東盟如此聲明,因南海局勢越見緊張,背後是美國攪局。

美國今年加緊在南海部署遏華行動。藉親美的小馬可斯取代疑美的杜特爾特去年中出任菲律賓總統,美國年初與菲國增加租用4個軍事基地,並與菲國舉行歷來最大規模聯合軍演;在美國撐腰下,菲國近月加強搶奪中國南海仁愛礁的動作。

小馬可斯上周在東亞峰會不點名指責中國,在南海危險運用海警及民兵船隻、非法捕魚、將填海島礁軍事化等,菲律賓並在東亞峰會期間,與美國舉行南海軍演,「作為強而有力的海上合作證明」,有向中國示威,並施壓東盟支持其訴求的意味。
拜登擬推動美越軍事合作

除了菲律賓,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將訪問越南,要將美越關係由「全面夥伴關係」,大幅提升兩級至「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中越關係看齊。拜登並擬向越南送大禮,助越南提升晶片生產等高科技,以推動外資將中國工廠遷越,並推動美越軍事合作,鼓動越南在南海挑釁中國。

拜登過去幾天雖在亞洲,出席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和造訪越南,卻沒有如過去兩年般親自參加東盟的東亞峰會,只派副總統賀錦麗到場,此因東盟一再拒絕選邊站、跟從美國遏制中國,令拜登寧厚待菲越等可成馬前卒的東盟成員,而冷待東盟。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一直推動毗鄰台灣的日韓大力介入台海,以遏制中國,但美日韓上月舉行首次峰會,會後聲明嚴詞指責中國近期「在南海採取危險及挑釁行為」,措詞的嚴厲更甚於說及台灣問題,美日韓似更樂見南海爆發軍事衝突,而非台海。

對日韓而言,若美國與中國難免一戰,那戰場在離日韓較遠的南海,將勝過台海,因對日韓本土衝擊較小;對美國而言,若想重演烏克蘭戰事拖累俄羅斯的劇本,南海可能勝過台海。

此因北京可以閃電戰攻入台海,但難短時間在南海島嶼獲決定性勝利,南海戰事拖長,對中國的補給壓力大於台海,美國又有更長時間讓經貿、外交制裁中國的手段發酵;且菲越軍力勝過台灣,地頭蟲優勢更明顯,美軍可挾日韓軍隊由北向南、澳洲軍隊由南向北,夾擊中國,而廣闊的南海較狹窄台海,更適合美軍大型艦隊發揮。

中國若與菲越爆發軍事衝突,東盟必然首當其衝,就算美國只是利用南海作為冷戰角力場,都將損害外資對東盟的投資,並危及東盟與中國經貿關係,對東盟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倘爆衝突東盟必首當其衝

東盟表明反對東南亞出現新衝突、新戰爭,但若只是口號,難阻南海局勢惡化,必須有具體行動。其一,要認清可以合作對象,南海局勢拉緊,看似因中美鬥爭而來,事實則是美國一意挑釁造成,中國無意刺激南海緊張,因南海問題惡化,中國只會是輸家,只有美國獨贏;東盟雖不選邊站,但要明白與中國加強合作,才是緩解南海緊張的關鍵。其二,應加快與中國完成已磋商5年的「南海行為準則」,讓中國與東盟各國有遵守的行為標準,壓下政治分歧、共享經貿利益。其三,東盟要加強內部團結,要令菲越以東盟整體利益為重,不能擔當美國遏華馬前卒。

東盟過去政治親美、經濟親中,但在美國攪動南海下,東盟不但再難左右逢源,要自保更不能只強調消極的不選邊站,而要有所作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