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放榜 人才荒對考生前景有辣有不辣

2023-07-17 00:00

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前夕,不少考生對前景忐忑,憂慮的不止是成績能否足以升上大學,更為4年後大學畢業時所面對的激烈競爭感不安,因在各行各業搶人才下,當局又計畫放寬8所資助大學招收非本地生限額,令大學生涯以至未來就業均面對更多競爭。考生在升學時除了要慎選學科,更應在校園內擴闊社交圈子,裝備好自己,才能在未來大爭之世脫穎而出。
面臨校園資源及職場更大競爭

香港青年協會公布應屆DSE考生調查,本來有關調查像往年般純屬例行公事,但今年增添了搶人才的新元素,令考生面對的壓力比以往大。調查結果顯示,約45%考生對自己的前路感到擔心及迷惘,當被問及搶人才現象的看法,逾4成人憂慮競爭更大,1成人會選擇與人才清單上的相關學科,但46.7%人表示不了解新興行業及學科。倘未能在聯招獲派心儀科目,逾6成人會考慮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或自資學位課程。

從調查結果可見考生們相當務實,在當前政府積極搶人才,對升學規劃忐忑不安是可以理解,因若選修了與當前最吃香行業無關的學科,擔心畢業後出路較窄;若選修最搶手的新興行業學科,卻因認識不多,怕選修後跟不上進度;若選修被喻為「神科」的醫科,又怕僧多粥少。

事實上,未來大學生面臨競爭將更加激烈,因消息指,當局將於《施政報告》拍板把八大的非本地學士生限額由現時20%倍增至40%,冀通過大學人才國際化,助本港打造成區域教育樞紐。按現時每年1.5萬個資助學士學額計算,每年可取錄的非本地生將由現時3000人增至2024/25學年的6000人。非本地生畢業後,若有半數人留港就業,意味本地畢業生將來同時要跟同學和非本地畢業生爭搶職位。

雖然增加非本地生學額,不會影響本地生入讀大學機會,但政府在不額外增加資源的大前提下對大學擴容,問題是學生人數突然大幅增加,院校是否有足夠資源,如教室、學生宿舍、圖書館和自修室等。若不增建宿舍和圖書館等設施,學生難以實現4年一宿體驗社堂文化,也要每天為在圖書館找座椅溫書而煩惱。
宜擴闊社交圈助建立人際脈絡

增加非本地生理論上是朝國際化邁進,但實際上生源卻太單一,頂多只能稱作亞洲化。八大學士及研究課程的非本地生數目,在2016/17至2022/23學年間增加31.8%至21709人,當中74.8%是內地生、22%亞洲生和逾3%來自歐美非學生。若當局增非本地生學額,相信內地生最受惠,因他們強於數理科,是本港渴求的人才,加上內地中產家庭日益富裕,可負擔得起比本地生貴3倍的學費。

雖然內地生已成為香港八大留學生中最大群體,但他們要融入本地生社群仍有一定難度,因內地生大多不諳粵語,而本地生未必主動以普通話交流,也不願和內地生合宿,加上彼此社交模式不同,結果各自圍爐取暖,生活圈子呈楚河漢界。

既然考生認識到未來面對的競爭相當激烈,在選科時宜選擇一些吃香、不愁出路的科目,根據政府人才清單來選科未嘗不是簡單便捷方法,但必須是本身對相關科目感興趣,否則讀起來便是索然無味的苦差。若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可認真考慮報讀自資學位課程甚至重讀,切勿抱着有大學肯取錄便得過且過。

香港是個國際都會,大學校園是個社會縮影,考生若成功升讀大學,應主動與不同國籍的同學交流共處,培養社交應酬技能,也擴闊社交生活圈子,並建立自身人際脈絡,成為未來進入職場的重要資源,也比其他競爭者略勝一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