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歸零 靜待中央出招救經濟

2023-07-11 00:00

內地公布6月份通脹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凸顯需求持續疲弱,加深市場對內地通縮風險的憂慮。面對通縮壓力,中央有逼切需要祭出更多、力度更大的刺激經濟措施,來提振民眾消費和企業投資信心,使經濟增速重拾動力,並避免物價持續下跌。

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錄得零通脹,是近兩年半以來首次,市場原先預期通脹率維持5月的0.2%,至於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也遜預期,按年下跌5.4%,創7年半最大跌幅,也是連續9個月下跌。
宜對症下藥提振市場信心

這兩項數據均顯示內地面臨通縮風險正在升溫,因CPI歸零,PPI持續下跌,反映疫後經濟復甦動力減退,內地生產商正面對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國內外需求疲弱的問題,若消費者和企業繼續抑制支出或投資,以期價格下降,可能會導致價格螺旋式下降,勢必拖累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到今年GDP未必可達到5%目標。

事實上,內地經濟三頭馬車正在減速,5月份出口增速年內首次回落至負值,固定資產投資雖按年增長4%,但比前四個月下跌0.7個百分點,至於消費雖錄得按年12.7%增長,但比上月回落5.7個百分點。這反映內地面臨三個挑戰:第一是外貿需求收縮,外圍經濟疲弱和國際經貿格局變化導致外貿定單減少;第二是企業投資信心不振,投資出現下滑,導致就業職位減少;第三是消費疲軟,民眾不願也不敢過分消費。

在通縮陰霾和經濟減速壓力下,早在上月便有聲音要求中央盡快出招救經濟,當時外媒更言之鑿鑿地引述消息指,當局很快推出大規模救經濟措施,但迄今只聞樓梯響,除了減息、延長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等個別措施外,未見中央放大招救市,令市場持份者漸失耐性。因此,即使市場傳出阿里巴巴整改落幕,A股和港股反彈乏力,當CPI和PPI數據遜預期的消息傳出後,更藉消息回吐。

事實上,當前內地經濟問題缺乏流動性是其一,缺乏信心是其二。截至5月底,居民存款規模達274.9萬億元人民幣,但民眾卻不願消費,因其擁有的資產,包括物業和股票價格持續下跌,產生負財富效應,再加上企業收縮業務和裁員,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悲觀,傾向積穀防饑,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導致內需和投資不足。
政治局將研判應對方案

因此,當局減息降準,並未能對症下藥,關鍵是如何提振民眾和企業信心。市場人士和經濟學者倡議應聚焦在財政刺激和穩住樓市,才能保持經濟運轉,因房地產相關業務為GDP貢獻了約4分之1,而且在樓價暴跌前為政府收入貢獻了38%,只要當局適度放寬限購、限價等政策,讓民眾恢復入市信心,也讓發展商有資金回籠,紓緩資金鏈短缺問題,並恢復投資信心。

不過,中央擔心放開限購令有違「房住不炒」原則,更憂慮放開限價令可能令樓價無序下跌,繼而引發地價大跌、地方政府稅收大減、民眾身家大縮水等骨牌效應,也擔心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措施會有搞大水猛灌之嫌,令當局在出招時顧慮頗多,須審慎處理,避免政策帶來嚴重副作用。

政治局會議將於本月底召開,相信會聚焦嚴峻經濟議題,並會分析當前國內外大形勢,再根據分析結果調整政策,在權衡利弊後,相信會決定推出甚麼刺激經濟措施。究竟中央在谷內需、谷投資和谷信心上,繼續大耍政策組合拳,抑或放大招,月底便自有分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