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歷史建築 有勇無謀難持續

2022-06-07 00:00

正當議員致力拯救活化計畫泡湯的珍寶海鮮舫之際,有團體和學者指佐敦一幢面臨清拆的三級歷史建築極具歷史和文化價值,要求將其評級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爭取更好保育。事件再次反映在香港要活化古舊建築並非易事,不能一味講求歷史、建築和社會價值,若沒有一套可行營運模式做到自負盈虧,保育項目難以持久。
特首林鄭月娥前年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躍動港島南」計畫,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將因經營困難而結業的海鮮舫活化,打造成南區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但因海洋公園陷入財困不願接手,又無法找到第三者營運,結果海鮮舫決定於月底被逼黯然移離本港。七名立法會議員日前聯署要求港府積極研究保留有四十六年歷史的海鮮舫,甚至有議員提出讓馬會接手項目。然而海鮮舫歷史短,本身是艘躉船,且模仿宮廷建築,毫無原真實性,根本算不上古迹,充其量只具帶來集體回憶的社會值而已。
六成機構未能自負盈虧
社會各界對海鮮舫將成歷史大感欷歔,有團體卻為佐敦一幢有八十五年歷史的戰前洋樓發起保育訴求行動,指透過口述歷史,發現該幢舊樓是全港唯一僅存與日佔時期英軍服務團情報行動有關的民間建築,屋主更因抗日而犧牲,極具歷史意義,有必要探討更好的保育方案。
海鮮舫和佐敦戰前洋樓突然引起社會關注,甚至有人要求政府介入推動相關活化工程。不過,在香港保育歷史建築絕不容易,因不少歷史建築都屬於私人擁有,即使古舊建築物被列為一至三級歷史建築,但因沒有法例規管不得清拆,在缺地情況下,業主大多傾向將舊建築拆卸用來興建新樓,而社會亦不支持政府用公帑來收購,結果是很多歷史建築最終難逃被清拆的命運。
港府過去也曾介入保育歷史建築,如景賢里和主教山配水庫,但極為罕有,因在清拆時曝光引起輿論批評,當局才插手補救,並列為法定古迹。當局往往傾向鼓勵業主保留歷史建築,即使有業主願意捐出歷史建築,但後續的保育活化工作絕不是將其視為古迹那麼簡單,因若不能將其特色呈現,或活化成公眾和遊客湧來參觀和使用,最終因遊客少而被逼關門。
因此,歷史建築是否值得活化保育,須有整體計畫,在活化過程中賦予該建築新生命,交由誰營運是非常重要,因營運者須有創意點子,吸引市民或遊客絡繹不絕前來參觀這個旅遊景點,並要有切實可行的營運和商業模式,若沒有好的營運模式,無法做到自負盈虧,最終難逃經營不善厄運,也讓之前投入的續命資金付諸東流。
保育講心還須量力而為
本港原本有十九個非牟利機構營運活化歷史建築項目,當中三個因營運者中途離場交回政府,而嶺大早前成功邀得逾半營運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逾八成機構擔心保育和營運如何做到收支平衡,當中有逾六成機構至今仍未做到自負盈虧,凸顯保育要做到收支平衡是一項重大挑戰。
保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凡看到有集體回憶或歷史建築,便不惜一切就揼水拯救,以海鮮舫每年維修保養動輒幾百萬元,非常燒錢,若未能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活化營運模式,貿然介入,不管是政府抑或馬會,最終都可能捲入泥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