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賢 - 讀《史家的技藝》|青史劄記

2023-11-25 12:54

周正賢 - 讀《史家的技藝》|青史劄記
周正賢 - 讀《史家的技藝》|青史劄記

「告訴我,爸爸,歷史有甚麼用?」這是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從他兒子聽到的問題,也是國史教育中心常引用的標語之一。布洛克寫下《史家的技藝》,除了回應兒子的提問,也是回應時代。

布洛克除了是史學家,也曾投筆從戎,參與兩次世界大戰。二戰初期,德國席捲歐洲,不少歐洲人希望幻滅,不理解為何世界重回到戰爭及極權,同樣抱有「歷史有甚麼用」的疑問。布洛克在法國投降後開始撰寫此書,也是受戰事所影響,希望探討歷史工作者如何及為何從事此一行業。這令我聯想起錢穆於抗戰時編寫的《國史大綱》,如此時代背景,令各地知識分子不約而同地反思歷史。

此書首先是極好的研究歷史方法論。布洛克在觀察、考證及分析等方面,提醒讀者要注意考證資料,再下判斷,用字前也要深入了解史實,不能抱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許多觀念也許對現在的研究者來說會習以為常,但在當時及很多人眼中卻未必是歷史研究的常識。

此書也成了證據,讓筆者了解當時知識分子的想法。如布洛克筆下不時流露着對法國戰敗的無奈,他抱怨學術機構挑選人才的方法陳舊,亦指「我們的戰爭學院與參謀總部,不是法國唯一在汽車時代還保留着牛車心態的機構」。他在討論歷史學的考證及發展時,多次引用當時正在蓬勃發展的物理學、心理學等,也反對古物學等陳舊的觀念。

「在歷史研究中,一如在其他地方,原因是不能事先設定的,我們得去尋找……」《史家的技藝》最終止步於此,未能完成。因為布洛克後來投身地下組織反抗納粹,並在1944年被槍決。他的事跡與學術,更顯得此書的真摯及難能可貴。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1月24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張瑋宗 - 非一般的飲品|青史劄記

周正賢 - 文史互見|青史劄記

張瑋宗 - 清遺民與香港中文教育|青史劄記

周正賢 - 畫中又有話?|青史劄記

張瑋宗 - 可敬可畏的大自然|青史劄記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