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菜根譚》交友不宜刻失人和 濫招惡友 | 國學經典

2023-11-22 14:00

刻失人和 濫招惡友

交友的學問

明刻本《菜根譚.前集》第208條、清刻本《菜根譚.概論》曰:「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大意謂:任用人才不能刻薄寡恩,否則願意效力的人也會離你而去;結識朋友不可輕率濫交,否則阿諛奉承①之徒就會接踵而來。
關於待人、交友的態度,可謂是千古的處世難題。中國傳統文化一向主張要以誠待人、以和為貴,不論給予批評忠告,還是曉義教化,都必須合情合理、適可而止,要因勢利導,避免陳義過高。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任用人才不能刻薄寡恩,否則願意效力的人也會離你而去;
任用人才不能刻薄寡恩,否則願意效力的人也會離你而去;
結識朋友不可輕率濫交,否則阿諛奉承①之徒就會接踵而來。
結識朋友不可輕率濫交,否則阿諛奉承①之徒就會接踵而來。

延伸閱讀:讀《菜根譚》不做偽善君子 虛有其名 | 國學經典

非理性主義

至於西方社會,早期的哲學家多信奉理性主義,認為知識可以把握一切,故不論待人處事,都要強調理性。直至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時期,康德、黑格爾等人相繼提出懷疑,創立不同新說。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繼承了康德的哲學理論,認為我們在世界中所能感覺到的一切物體概念,都不過是一種「表象」,而並非其「根本」,或稱為「物自身」。
叔本華在其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指出,「物自身」只能通過內在的「意志」去直觀和把握,而意志是獨立於時間和空間的,它同時亦包括所有的理性與知識。這種「唯意志論」的哲學,開創了西方「非理性主義」(又稱為唯心主義)哲學的先河,其思想對近代的學術界、文化界有頗為深遠的影響。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2016 新雨出版社(資料及圖片:誠品線上)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2016 新雨出版社(資料及圖片:誠品線上)

苦口良藥 將心比己

對於交友,叔本華亦在其作品《關於朋友》中,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人性有着「幸災樂禍」的缺點,絕大多數人都只希望自己活得比別人好,「真正的友誼」少之又少,世間上流行的友誼往往都不是發自內心的尊重,而只是盡量逼真和自然地做出所謂互相尊重的表面工夫。面對虛假的友誼,叔本華甚至說:「我認為一條誠實的狗搖尾示好,比人們的那些表面工夫更有價值。」又說:「朋友都說自己是真誠的,其實,敵人才是真誠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敵人的抨擊②、指責作為苦口良藥,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最後,他總結說:「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所以,毋須苛責別人,人性本就複雜奇怪。」
原來,人與人相處,不加苛責,可以是為了尊重別人感受,相信人心可以向善而決定寬和對待;也可以如叔本華那樣,相信人性本惡,對友誼不予任何希望,因灰心而決定冷漠對待。兩者結果一致,但出發點卻大相逕庭③。那麼,你的想法,又是如何?


【認識字詞】

  1. 阿諛奉承:阿諛:指用言語恭維他人;奉承:指討好、拍馬屁的意思。用來形容人迎合別人,竭力向他人示好。
  2. 抨擊:指用言語或文字對他人做出攻擊或斥責。
  3. 大相徑庭:徑:指小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大相徑庭用於形容人或事物相差很遠,差距很大。

【小練習】
1. 本文引《菜根譚》指那兩方面要謹慎?

  • A.    為人、處事
  • B.    論仁、論君子
  • C.    行孝、行善
  • D.    用人、交友

2. 早期的西方社會信奉什麼主義?

  • A.    浪漫主義
  • B.    理性主義
  • C.    理想主義
  • D.    現實主義

3. 文中提到叔本華主張什麼哲學形式?

  • A.    唯意志論
  • B.    唯心論
  • C.    唯物論
  • D.    唯意識論

4. 本文提到叔本華的代表作是什麼?

  • A.    《作為意象和表象的世界》
  • B.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C.    《作為意識和表現的世界》
  • D.    《作為意願和表率的世界》

【參考答案】

  1.     D
  2.     B
  3.     A
  4.     B

《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的語錄集,着重正心修身,養性育德。現時傳世版本主要有兩種:分為前、後集的明刻本,以及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章的清刻本。

【重溫《菜根譚》中的道理】

文:謝向榮教授、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啖啖菜根譚》,由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謝向榮教授、鍾傑良主持,可到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重溫;圖: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