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夥故宮 再推《細賞文物》中史冊 挑選12件清初文物 圖卡設計輔助學習
2023-11-10 11:21
發展中國歷史科的多元學習模式,為教育局近年的教學目標之一。繼去年夥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推《細說文物—中國歷史教學資源冊》,教育局今年再聯合創作《細賞文物—中國歷史教學資源冊》,挑選12件清初文物,以全新的圖卡設計,讓文物輔助文本學習更添靈活性。有教師及學生試用後表示新設計實用、「即食」,亦令文物賞析不受展品限制,達到知識轉移。
記者:陳在心
今年推出的《細賞文物—中國歷史教學資源冊》電子版已上載網站,印刷版則於未來兩星期陸續送達全港中學。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高級學習及公眾參與經理陳鳳蓮表示,中史科自從推出新課程指引,前線教師對教學資源有需求,形容教育局與故宮是「一拍即合」。她坦言,「故宮常設展覽每3個月換一次,但都是換同一類型,例如換上另一件朝袍或另一款青瓷等,故有教師反映去年使用《細說文物》教學資源冊時有局限。」因此相對上一冊以開館其中4件文物為藍本,《細賞文物》教學資源冊設計更添靈活性。
參考新聞:文憑試丨中史考生亂答題目 誤稱《新青年》作者為「秀獨陳」 試卷主席批評:最嚴重的錯誤例子
「共通知識」增靈活性
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陳嘉雯表示,《細賞文物》教學資源冊繼續以故宮的清朝文物為主要參考點,但加入圖卡設計及「共通知識」欄目,增加師生使用的靈活性。資源冊具「文物寶藏」及「活動錦囊」兩套圖卡,配合導賞規劃冊子,師生可就12件文物及10種活動自由配對。圖卡「文物寶藏」除附上文物簡介,亦增添「共通知識」欄目,介紹該類別文物的共通特點,例如皇帝官服朝服特色、璽印設計、宮庭繪畫等。
陳嘉雯解釋,「共通知識」列出相類文物的特色,是為擴展學生的文物鑑賞能力,令賞析不再受場景或展期限制。「兩冊資源冊取名上,『細說』與『細賞』只是一字之差,其實是希望進一步教導學生欣賞文物,而不止是等待教師說出文物的故事。」
教師:新設計實用
香港真光中學中國歷史科教師徐琳形容,新資源冊「即食」、實用,「例如介紹康雍乾盛世的文治武功,教科書只是以表格呈現,很悶。教師可運用圖卡請學生做歸納,分辨哪些是文治、哪些是武功。」她又以文物寶藏圖卡《萬國來朝圖》為例,配合活動圖卡之一的「微距鏡頭」,老師可請同學仔細觀察絹本設色畫上的人物,並代入清朝官員或外國使者,親身體會天朝大國的盛世氣派。
回應上一冊《細說文物》教師的用後感及教學成效,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葉深銘表示,雖然未有相關統計,但通過教師培訓等聚會已獲取積極回應,他強調「文物學歷史」為近年教育局積極推動的學習策略,將持續與博物館、大專院校及團體合作,舉辦一連串工作坊、比賽,以及發展多媒體教學資源,幫助教師以歷史文物配合教程,以「器」傳情,以「物」達意。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