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權 - 泥土團|教育現場

2023-06-27 12:47

上周連續6天,與20多位中小學教師參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協辦之「2023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行程主要是聆聽中國社科大校長張政文、國史教育中心校監丁新豹教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所研究員許丹陽、三星堆文物修復副研究員喬鋼等精采的主題演講。另外,先後參訪廣州海事博物館、成都都江堰、金沙遺址博物館,各人同樣收穫滿滿。

「目睹金沙遺址的出土文物,對自己教學有很大的衝擊,亦對日後在校推動國民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及多元發展,讓人讚歎,多辦文化尋根團十分重要,這些雅俗共賞的『泥土團』歷史考察活動,是推動國民教育的好內容、好方法。」一位小學老師在分享會上如是說。

一位中學副校長輕鬆表白:「我已4年未坐飛機,亦未踏足內地,但我喜歡歷史遊,這回參加國史研修班,再次踏足內地,在廣州赴成都的航機上,曾與兩位長者聊天,到成都後亦抓緊機會與蓉城人談天,同樣充滿熱情,甚有禮貌,見微知著,內地的變化很大,特別是軟實力的提升。」

「我是任教英文科,新學年負責國民教育,此行參團,旨在充實自己,期望返港有利教學,都江堰及金沙遺址之行,既使我產生很大的舒暢感,亦讓我更有意識,要有追補中國歷史的逼切性。」另一位小學老師說出自身感受。

已完成大學歷史碩士課程,在中學任教中史科,卻又喜歡四出參觀世界各地博物館的老師,說出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陳列與鋪排是如何精采,博物館周邊之文創產品為何最受歡迎。這些吸睛並將歷史拉近生活的手段,更能吸引大眾,值得任教歷史科的老師們深思。

「6年內,我都未有返內地,是次6年後再見,實體感覺是,成都與國家進步實在很大,特別是張校長具情用理,引述儒家經典人物,結合個人豐富人生閱歷,分析國家治理大課題,儘管是硬知識,讓台下聽的,卻有感性的觸動。」一位中學教學年資甚淺的中史科老師回應。

「泥土團」,吾土吾民。


何漢權
作者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延伸閱讀:

何漢權 - 口講有憑|教育現場

何漢權 - 家學.家教.家風|教育現場

何漢權 - 千秋難論定|教育現場

何漢權 - 志業|教育現場

何漢權 - 自由,心中一把尺|教育現場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