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修略 - 教育為未來|津中樂道

2023-06-19 12:47

本人不諳普通話,初相識的朋友因此猜出了我的年紀。他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本地學校開始設立普通話科,到了90年代,更成為中小學必修科目,以我的普通話程度,他估計我是在80年代度過學生生涯。

事實上,從1986年開始,普通話科正式設科;到了1998年,成為所有中小學的核心課程。自此,年輕一代中再難找到普通話比我說得更差的。當然,我不是在找藉口,而是令我切身感受到,中小學是年輕人學習的黃金期,學校提供甚麼教學內容,的的確確十分重要。

近年,社會湧現與資料科技相關的議題——「電子加密貨幣」、「元宇宙」、「網上騙案」、「虛假訊息」、「網上欺凌」、「ChatGPT」、「的士司機不懂申請車輛貼」、「AI淘汰傳統行業」等,層出不窮。

幸好,本港早在80年代引入了電腦科。自1998年起,教育局制定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積極鼓勵學校將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當中,學生更可善用資訊科技提升自主學習成效。

課程中,除了重點教授資訊科技的技巧外,教育局更在2018年制定了《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及運用態度的教育,有助學生適當地面對及處理資訊科技衍生出來的道德問題,減少網上騙案、網上欺凌等情況的出現。

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對個人、對整個社會同樣重要,課程內容編排十分關鍵,為莘莘學子提供合適的學習內容,當中必須包括前瞻性。普通話及資訊科技教育同樣早在80年代開始引入中小學課程內,這些策劃,不但幫助學生將相關技能應用在學習及生活上,亦為他們日後適應社會、發展事業、服務社群作好準備。


周修略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廠商會中學校長。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6月19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甄靄齡 - 淺談AI教學應用|津中樂道

陳得南 - 從心欣賞:考績的專業交流|津中樂道

李伊瑩 - 兩文三語教育的再思|津中樂道

陳慧韵 - 共贏之路 花開滿途|津中樂道

嚴志成 - 愛與關懷|津中樂道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