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短期難改 公務員劃一加薪算是較好方案

2024-06-05 00:00

行政會議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高中低層公務員劃一加薪3%,低於薪酬趨勢調查早前所提出的4.01%至5.47%加幅。這是政府繼2022年後再次對公僕劃一加薪,相信是考慮到財赤後決定採取中間落墨,並將加幅壓低至私人企業可接受的水平,冀能平衡各方利益。

加薪方案出台後,多個公務員團體對加幅感到失望,指當前仍有2萬個空缺未填補,17萬公僕卻做着19萬人的工作,加上各部門削減1%經常開支,政府項目增加,又要趕死線,可是加薪幅度低於薪酬趨勢淨指標,有影響公務員士氣之嫌,可能會加劇人手流失問題。
兼顧公僕士氣企業營商困難

公務員不滿加幅偏低是意料中事,因每年當薪酬趨勢調查出台,若淨指標是正數時,他們總是要求政府跟足淨指標加薪,若不跟足便可能打擊士氣。可是當淨指標像2021年般全面呈負數時,公務員團體卻開腔反對跟隨淨指標減薪,最好是凍薪,指減薪只會影響士氣,卻完全漠視當時一般打工仔減薪停職的事實。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強調,薪酬趨勢淨指標只是行會考慮公僕加薪的六大因素之一,並不一定依足淨指標行事,當局會檢視其他五個因素,包括香港經濟狀況、政府財政狀況、生活費用變動、職方期望和公務員士氣,再作通盤考量,最後認為劃一加薪3%是最為合適做法。

事實上,過去三年,當局沒有跟隨薪酬趨勢淨指標,皆因客觀經濟條件不容許。在疫情期間,防疫開支大增,加上經濟陷入衰退,入不敷支,以致連年財赤,政府想開徵新稅卻做不到,要節流又遇到阻滯。政府每年花在公務員的薪酬開支約1500億元,佔經常開支21.6%,在財赤高企下,政府更須恪守量入為出的審慎理財原則,故社會有聲音要求公務員減薪,就算不減薪也要凍薪,共赴時艱。然而,減薪肯定會招來公務員強烈反彈,故當局在調整公務員薪酬時須顧及公僕的情緒和士氣。

此外,疫後經濟復甦不似預期,市民北上消費蔚然成風,導致食肆、零售生意疲軟,但各行各業卻出現人手荒的怪現象,失業率僅3%,很多企業在設法開源節流來維持競爭力之餘,就算以較高薪來搶人,仍大歎請人難。由於社會有一定數目的企業會根據公務員加薪幅度來調整員工的薪金,在當前經濟低迷情況下,企業很難接受公僕按淨指標加薪。
宜檢討優化薪酬調整機制

因此,行會在衡量多項因素,認為隨着首季GDP錄得2.7%增長,股市樓市又回穩,全年經濟增長有望維持在原先預測的2.5%至3.5%,此時通過公務員加薪,既可向商界釋出經濟前景向好的訊號,增強市場信心,同時也可藉此激勵公務員士氣。可是,考慮到要滅赤,又要顧及企業的經營困難,當局有必要將公務員加薪幅度壓低,而加幅訂在3%,既高於通脹,又貼近私人市場平均加幅3.3%至3.5%,讓企業覺得加幅是合理和可接受的水平。

儘管政府中間落墨,認為公務員劃一加薪3%是合理決定,已平衡各方利益,但預計公務員團體像過往一樣輸打贏要,最終在不滿聲中接受。與其每年出現這種場面,政府應認真考慮檢討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在甚麼情況下會啟動減薪機制,而不是讓公務員動輒以打擊士氣作為推搪藉口,予人寬己嚴人、不肯同甘共苦的感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