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造假敲警號 大學收生必須嚴把關

2024-05-23 00:00

港府正積極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之際,作為龍頭學府的香港大學卻爆出有學生以虛假學歷文件,成功獲錄取入讀碩士課程。事件曝露港大在收生程序出現紕漏,除了嚴肅處理這些涉嫌詐騙的學生外,更須對今後收生程序嚴格把關,才能保住校譽和港大品牌不受損。
嚴懲涉事者免礙國際教育樞紐

網上一直盛傳有中介機構能提供「保錄取」服務,為沒有學士學位的學生提供海外大學畢業證書,並安排教授推薦信,助其獲得英國、美國、澳洲和香港的名牌大學錄取,索價10萬美元。大家對這些傳言姑妄聽之,直至近日有內地社媒報道,一名在港大經管學院就讀的內地碩士生涉嫌抄襲他人功課,引起校方懷疑,被要求提交本科學位成績單及證書核查而遲遲未能交出,校方決定展開調查,並將調查範圍擴大至整個學院,據說200名學生受影響。

港大經管學院證實有極少數入學申請個案涉及提交虛假文件,若發現證據確鑿,將會剝奪涉事學生的錄取資格、取消學籍註冊,若發現中介機構涉及其中,將會與執法機構合作,追究責任。

港大對以不誠實行為獲得入學資格採取零容忍態度是可以理解,因這涉及詐騙罪,若不嚴肅處理,只會讓涉嫌造假的中介機構和使用相關服務的學生更加肆無忌憚,使人質疑港大經管學院所頒發碩士證書的質量,不但影響港大的聲譽,還令到一直備受追捧、含金量高的品牌學科的價值一落千丈,不再獲企業重視。

事件並非只涉及單一大學的問題,而是對8大資助大學和其他自資院校敲響警號,若假學歷問題沒處理好,可能影響政府的國際教育樞紐發展大計。港大和另外4間資助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大學之列,研究成果又獲國際同儕認可,港府明白到這是香港高等教育的優勢,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並致力將北部都會區發展成大學教育城,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形成一條產業鏈,與英美澳名牌大學比肩。吸引更多非本地生,可為香港經濟創收,因非本地生每年學費介乎14萬至18.2萬元,是本地生學費的3至4倍,另外還會帶動租務收入和零售消費,而且還可匯聚世界人才,通過在港學習而早日融入香港生活,有助他們學成後留港發展。
院校宜吸教訓認證程序須做足

假如8大和其他自資院校只顧擴容,吸納更多非本地生,固然可增加收入,但若沒做好把關工作,將一些濫竽充數或不具備資格的學生錄取,便會有損香港的學術水平,令人擔心香港的大學質素下滑,影響海外家長讓孩子來港升學的意欲。

因此,各大院校更應增加人手做好收生程序。在招收本科生方面,造假學歷較難,因有高考及其他國際公開試成績可作參考,但碩士課程只要求申請人提交本科學歷文件,較易發生造假情況。港大宜改變現行做法,應加插面試環節,最好是用英語提問,從言談間判斷申請人對自己之前就讀的大學校園生活是否熟悉,從而篩走一些疑似持假學歷人士。同時,各大院校應要求海外或內地大學直接將申請者的學歷遞交,待核實資料後才會為申請者辦理入學手續,從而減低造假風險。至於已錄取的碩士生,若各院校發現學生的行為有可疑,可要求對方在期限內提交補充資料,若逾時不交,便取消其學籍,令造假人士不會存僥倖之心。

港大碩士生學歷造假事件,對各大院校其實起了當頭棒喝作用,提醒院校收生須做足認證程序,絕不能馬虎了事,否則不但賠上校譽,還會影響「留學香港」品牌建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