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揮關稅大棒 中美貿易戰未見急升溫

2024-05-20 00:00

美國總統拜登為年底大選搶票,向中國揮動關稅大棒,錯上加錯地違反國際公平貿易規則。然而,拜登今次加關稅只圖雷聲大而雨點小,仍想控制中美貿易戰勿急速惡化,讓他未來數月還可不斷用中國牌謀取選票。對此,中國初步反應冷靜,似無意即時加劇貿易戰,而是借美國粗暴打壓,爭取國際輿論支持,並積極化解內地經濟問題,以長遠部署應對拜登短期挑釁。

拜登上周二藉詞檢討前總統特朗普對華開徵懲罰性關稅政策為由,大加中國貨關稅。特朗普濫加中國貨關稅,早在2020年底被世界貿易組織裁定非法、違反公平貿易規定,拜登翌年就任總統,不但沒有矯正,現在還一錯再錯,向中國7大關鍵領域產品猛增關稅,包括增加太陽能產品、晶片關稅一倍,由25%加至50%;增加電動車電池、鋼鐵和鋁產品關稅兩倍,由7.5%加至25%;電動車關稅更由25%,暴增至100%;另關鍵礦物、港口起重機、醫療器材等,關稅由0增至25%或50%。外長王毅指責,美國一些人為了維護單極霸權,已到了失去理智程度。
維護單邊霸權失理智

拜登揮動關稅大棒,除貫徹遏制中國政策,更要搶選票。大選對手特朗普揚言若再當選總統,會將所有中國貨關稅加至60%,拜登為鬥狠,拿部分中國貨開刀,其中電動車關稅更由25%暴增至100%。

然而,拜登猛加關稅只圖雷聲大雨點小,因不想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這不是對中國有何善意,而是距大選投票還有半年,拜登要持續用中國牌取分,一旦全面開打貿易戰,口袋內遏華招數如對中國物流和造船業採懲罰措施、秋季發布打擊中國聯網汽車方案、將助俄國防工業的中國金融機構踢出國際體系等等,將要提早出手和很快耗盡,難以撐到投票日。且中國若針對美國農業和工業反擊,則可能損害拜登在搖擺州的支持。

因此,拜登狙擊的入口中國貨,涉及金額180億美元,只佔美國入口中國貨的4.2%。且拜登上月還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又派財長耶倫、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並邀中國氣候特使本月訪美,營造中美仍可合作,安撫中國免其翻臉。

對中國而言,與拜登全面開打貿易戰,看似快意,卻未必是最符合中國利益,中國最需要的是和平國際環境,讓中國開拓國際合作、解決自身經濟瓶頸,拜登未來半年會持續加辣打擊中國,但中國卻毋須刺激他加速打壓。

中國應做的是,爭取國際輿論,反對美國經貿霸凌。拜登猛加中國關稅,既一錯再錯違犯公平貿易規定,且手法粗糙,連美國盟友都不敢苟同,德國總理朔爾茨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都表明,拜登加關稅是破壞全球貿易的壞主意。

美歐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批評,拜登加關稅可能影響全球貿易和投資、令供應鏈碎片化,並引發報復行動,或令全球經濟付上高昂代價。該組織並警告,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最壞情況可拖累全球GDP減少7%。剛在中國完成單邊強制措施對人權負面影響調研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報告員杜晗亦發聲明,指不應用單邊制裁,作為針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工具和經濟脅逼手段,呼籲有關國家取消制裁,杜晗矛頭亦是指向美國。
組合拳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為強化美國單邊霸凌、損害全球貿易和經濟形象,中國應向世貿投訴拜登,既可討回公道,長遠並扭轉西方對中國形象的抹黑。中國亦可對小量美國貨適度增加關稅報復,關鍵要令拜登選票受損,才可警告他不要再妄動。

中國打鐵還須自身硬,對美國經貿打壓的最佳回應,是消除本身發展瓶頸、提升科技競爭力,就如中央過去一星期,最着力運籌的不是反擊美國,而是推出組合拳,活化樓市,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拜登以為踩低中國,就是美國獲勝,漠視本身工業敗落、新能源科技發展遲緩、債台高築等根本問題,中國若能先解決自身發展障礙,就算一時被美國拖慢發展,長期而言,中國將向上提升,美國則持續下降,這才是中美博弈根本之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