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穩經濟 出招谷消費振民企信心
2023-07-24 00:00內地上周一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低於外界預期,外界擔心下半年復甦乏力,紛紛調低中國經濟全年增長目標,並期望中央政府加快出手穩經濟。面對房地產、消費和民企投資三座大山,中央上周亦加快推出政策組合拳,刺激大宗消費和振興民企信心。
外部需求弱 改從內部着手
內地第二季GDP按年增長6.3%,升幅雖創兩年新高,卻遠遜市場預期的7.3%,亦令上半年GDP按年只增長5.5%,外資投行擔心中國經濟動力不足,紛紛調低中國全年經濟預測,如美國銀行將預測由增長5.7%調低至5.1%、摩根大通亦由5.5%下調至5%。
中國經濟今年雖走出疫情陰霾,仍面對外部需求低、內部消費和投資信心不振等衝擊。中央難以改變外部需求疲弱,因此穩經濟,主要從內部着手。
內地經濟反彈力度雖遜預期,要達到中央增長目標5%,難度仍不高,但今年為李強擔任國務院總理第一年,自然希望取得更好成績,實現開門紅,提振市場信心和政府權威。然而,李強3月才任總理,國務院新班子需時間磨合,並須為如何穩經濟制訂大方向,才能推出配套政策,至上半年經濟數據上周出台後,才能密集出台針對消費和振民企信心的措施。
目前壓在內部消費及投資的有三座大山。
其一是房地產困境。這不但是居民重大消費項目,亦是民間重要投資來源。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包括製造業、基建和房地產,前兩者上半年都見增長,只是房地產投資按年跌7.9%,拖累固定資產投資按年萎縮0.2%。
中國經歷長逾十年地產泡沫,等於透支了未來經濟增長動力,中央堅持住房不炒,拒絕再催谷地產泡沫以化解眼前困境的短視方法,只能逐步緩解房地產困局,關鍵是理順房企資金鏈,避免拖垮樓市,並幫助健康房企繼續投資,和放寬房貸等買樓限制,以推動剛性需求入市。
其二是居民消費疲軟。去年底放寬疫情防控,民眾出現報復式消費,但主要集中餐飲、旅遊等項目,報復式消費熱潮亦見退卻,6月消費按年只增3.1%,連續兩月出現增速回落。內地民眾並非荷包羞澀,從去年底出現的還貸潮,就知民眾因憂慮經濟前景和收入增長,寧減債而不敢放手消費。
為了擴大消費,發改委、商務部等十多個部門,上周接連推出3招,催谷大宗消費,包括力促汽車消費,鼓勵限購地區盡早公布全年配額、增加每年目標,並加強信貸支持汽車貸款,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以及加快培育二手車市場等;鼓勵購買電子產品,引導消費者更換高能耗家電、推動電子產品升級換代,並看中農村居民潛力,特別提出大力支持電子產品下鄉;還有一招是中央13個部門聯手推動家居煥新活動,因民眾減少買樓支出,將有餘力及需求改善現住家居,故鼓勵地方出台措施針對家居煥新,以推動家電、家具、家紡、家裝等領域需求。
其三是民企投資信心不足。民企佔內地生產總量6成以上、城鎮就業8成以上、企業數目9成以上,可說民企不動,經濟難有持續動力。然而,民企近年面對疫情、融資、監管等多重經營壓力,嚴重打擊民企投資信心。
推31條促進民營經濟壯大
對此,國務院上周特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1條,要健全機制協助民企融資,支持民企發債、上市;為民企提供優化經營環境,保護民企權益、提供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等權利;並駁斥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引導全社會「客觀正確全面」認識民營經濟和經營者。
中央已擬就及出台刺激居民大宗消費和提振民企信心的大政策,未來關鍵是考驗國務院新政府的執行力,以及推動地方落實的指導力和監督力,具體穩經濟措施推行的快慢及効力,關乎下半年復甦勢頭和政府權威,是一場不能輕視的硬仗。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