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拉中俄反擊美韓 東北亞局勢拉緊

2023-07-30 00:00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藉韓戰停戰70周年紀念,舉行大型閱兵,展示新式武器、軍備實力,並邀來中俄高層,爭取中俄、北韓共同抗衡美國、南韓軍事同盟威脅。美國為遏制中國,加強南韓對華核威懾,卻惹來北韓反彈,朝鮮半島70年來的和平,正受到嚴重挑戰,惹來另一場韓戰的憂慮。

北韓視韓戰停戰協定簽署為戰勝日,故上周四為停戰70周年舉行大型慶祝活動,並借此反擊美國南韓正在加強的核威懾。北韓一方面藉此強化中俄關係,邀請中俄代表出席,中共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鴻忠,以及俄國代表團的國防部長紹伊古各自率團到訪,另方面舉行大型閱兵,展示類似美軍無人機的新型無人偵察機、無人攻擊機,以及估計射程可攻擊美國的「火星-17」、「火星-18」洲際彈道導彈。

過去70年朝鮮半島看似局勢緊張,但因南韓背後的美國,以及北韓背後的中俄都不希望再爆發韓戰,因此兩韓70年間雖出現不少碰撞,但背後大國都希望大事化小,故沒有向戰爭方向演變。
美韓核威懾  北韓首當其衝

然而,美國總統拜登積極籌組亞太版北約,南韓總統尹錫悅又全面靠攏美國,令朝鮮半島戰爭風險急升。拜登為拉攏南韓,在尹錫悅去年5月上台後,就親自到訪,兩人在過去一年多共同出席了17次國際會議,並安排了3次場邊首腦會晤,互動極為頻繁,到尹錫悅今年4月回訪美國,兩人簽署被視為第二個《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的《華盛頓宣言》,美國升級為南韓提供的「延伸威懾」,重點包括成立「美韓核磋商小組」,美方將定期在南韓周邊部署搭載核武的戰略核潛艦。尹錫悅更公開表示,美韓已升級為「以核為基礎的同盟」。

美國為加速強化南韓核威懾力,42年來首次派出可攜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在本月18日訪韓,並舉行美韓首次核磋商小組會議,到上周另一核動力潛艇又接力訪韓。

美國表面上雖聲稱協助南韓抵禦北韓,但拜登舞劍,意在中國,無非向中國展示強大核威懾力,接連兩個星期有美國彈道導彈核潛艇訪韓,更無疑告誡中國,美國可頻繁在中國外海進行監察。

至於首當其衝感受到美韓核威懾的北韓,過去兩周就3度發射導彈,抗議美國核動力潛艇訪韓。北韓自知反擊美韓軍事同盟的實力有限,需要依靠中俄,而目前國際局勢亦有利金正恩取得中俄加力支持。

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一年半,面對武器短缺,金正恩今次就邀請了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參觀武器展覽,介紹北韓最新研發的洲際導彈、無人機等先進武器,展示可以為俄羅斯提供武器的實力。雖然美國曾指北韓向俄國提供武器,北韓、俄國都否認,但北韓正面對美國全面制裁,就算向俄國供應武器,美國亦難施力阻嚇。俄烏戰事持續,北韓有望強化與俄國軍事合作,取得俄國支持。
參謁烈士陵園  大打感情牌

相對俄國,北韓應更重視中國的支持,因一旦爆發韓戰,中國可提供全方位幫助,就算沒有戰爭,中國亦是北韓經濟、糧食的最大支援,可說是北韓的生命綫。美國遏華為北韓提供強化中朝關係機會,因美國軍事戰略針對台海,要阻撓兩岸統一,中美若在台海發生軍事衝突,北韓可牽制美國在南韓軍力。此外,金正恩並藉停戰紀念對中國大打感情牌,參謁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並向毛澤東之子毛岸英墓獻上花束,以示毋忘中國昔日的支援,彰顯重視兩國緊密連繫。

過去70年朝鮮半島沒有再爆發韓戰,主因是兩韓背後的中俄美不想開戰,現在美國打壓中俄的力度不斷加強,美國提升在南韓的核威懾,北韓則力謀加強與中俄合作以應對,南北韓軍事摩擦有加劇趨勢,幕後大國則可能不再叫停,令韓戰再爆風險不容輕忽。美國為軍事遏制中國,由北至南的黃海、台海、南海,都要挑起火頭,令整個亞洲恍如坐在火藥庫上,實是對亞太以至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