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現危機 須設法適應新環境
2023-07-31 00:00香港全面復常之後,遊客人數大幅增長,零售消費亦漸恢復,有力推動經濟復甦。惟今年以來旅遊消費出現新變化,顯示受航空運力、環球經濟、地緣政治、匯率等不同挑戰影響外,旅客及市民消費模式在三年疫情後已現巨變,香港以往單靠美食、購物吸客的方程式已經過時,適應新業態需要新思維,除增加人手,提升接待能力外,還需要因應新變化,進一步提升旅遊消費競爭力。
購物吸客方程式已過時
根據旅發局數字,上半年約有1300萬旅客人次訪港,其中6月為275萬人次,日均旅客量約9.2萬人次。不過,整體向好中亦有隱憂,首先,遊客來源較為單一,1至5月,七成八旅客來自內地,約一成半來自亞洲其他國家,歐美旅客僅6%;而同期新加坡歐美旅客佔三成,達155萬人次,較香港高出一倍半;其次,新加坡七成半旅客過夜,平均逗留3.9晚,香港僅有一半旅客過夜,平均留港3.6晚。
即使是內地旅客,消費形態亦不同於以往,旺丁不旺財。2月初至5月初期間,近萬個內地團來港,85%停留少於兩日,內地團以一程多站居多,逾五成團費低於500元人民幣。五一黃金周假期,約62.5萬內地遊客來港,超出預期,但本港餐飲、零售、酒店等行業人流,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2%。一項統計顯示,在黃金周與政府消費券雙重催谷下,5月份本港零售額按年僅增加18.4%,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低13%。
這種變化有多種原因,因人手短缺,接待能力不足,曾發生內地團要在餐館外排隊等食飯,旅監局為防阻街影響當區居民,要限制餐館接團餐生意等亂象,影響旅客體驗。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社交媒體、疫後經濟、購物模式轉變等影響下,內地遊客來港,不再熱衷珠寶首飾與名牌店購物,也不再獨訪主題公園等熱門景點,而更青睞深度遊,到街頭巷尾尋找網紅茶餐廳「打卡」,參觀故宮、M+等博物館。
內地近年跨境電商日漸成熟,特別是自貿區免稅店的興起,令本港名牌購物頓失價格優勢;大灣區餐飲業的多元,亦令本地餐飲業性價比相形見絀;而社運加疫情更令香港夜生活失色不少;連本地市民北上消費、逆向代購都蔚然成風,為本地消費敲響了警鐘。
上述隱憂與變化原因複雜,如地緣政治中的大國博弈,英美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與所謂「國家緊急狀態」,加上航空運力不足、機票價格高企以及匯率因素等,都導致歐美國際旅客恢復較慢,這方面非香港所能控制。
旅發局已表示,會加強在客源市場推廣,深化「你好,香港」宣傳工作,透過舉辦「香港單車節」、「美酒佳餚巡禮」、「繽紛冬日巡禮」、「跨年倒數」等大型盛事,吸引旅客訪港。除此之外,還可每年設計引人入勝的旅遊年曆,確保每月都有旅遊主題或亮點,特別是增加夜晚盛事,重現本港往日「不夜城」的絢爛;迎合旅客深度遊需要,旅遊業議會計劃修訂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入境團在港逗留至少一晚,其文化古蹟行程可獲資助。
要創新旅遊消費新業態
重要的是要創新旅遊消費的新業態,有建議可利用郊野公園作賣點,設計自然行山等特色旅遊產品;配合旅客一程多站選擇,可與周邊地區聯手,吸境外客作大灣區遊;利用金融、醫療、教育等優勢產業,開展銀行保險開戶遊、醫療驗身遊、暑假遊學團等特色旅遊,吸引優質旅客。政府要在土地、商業發牌、人手等方面提供政策配套支援,加強旅遊設施升級改造,以獎罰方式來提升服務品質。換言之,不打破購物天堂可單靠賣貨代理模式「躺贏」的迷思,香港隨時會落得「人財兩空」困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