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引入新科技監察 免病人「等到死」重演
2023-04-20 00:00東區醫院有病人在急症室求診,其後倒斃在等候區的殘廁內。這是3年內第4宗急症室病人「等到死」事件,反映公院醫療服務嚴重不足,當局須吸取教訓,檢視現有流程不足之處,盡快作出優化,並果斷全面引入新科技,協助實時監察病人健康有否出現緊急狀況,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新措施對症下藥 惟力度不足
公院急症室長期逼爆,病人往往輪候幾小時才能見醫生。日前一名58歲婦人因發燒和咳嗽,深夜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苦候12小時後獲安排見醫生,醫生着她再候進一步檢查,但5小時後被發現在殘廁內昏迷,搶救後不治。事件引起輿論熱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對事件感到遺憾,指事件已交死因庭跟進,將根據調查結果檢視改善方案。
急症室多次出現病人「等到死」情況極其諷刺,即使今次院方聲稱依足流程行事,指死者求診時在分流站被評估為第4級「次緊急」類別,情況穩定,當醫生要求她作進一步檢查,職員兩度透過廣播呼叫卻沒人應,由於其病情並非高風險病人,加上每天皆有病人自行離院,故護士沒有到等候區尋找或致電給她。問題是病人等了逾半天,沒理由連多等一會也嫌不耐煩,加上苦候十幾小時,病人病情有可能突然惡化,事件反映醫護警覺性低,即使病人多、工作量繁忙,難道連打一、兩通電話給病人都沒時間嗎?就算自己沒時間,也可以勞煩其他職員代勞。
醫管局應檢視現行急症室收症的流程並進行優化,尤其3年內發生4宗病人「等到死」事件,其中3人是在輪候見醫生或等候上病房時猝死,不能再歎慢板。醫管局昨晚宣布系列措施應對,如加強巡視等候區,若發現病人情況異常,會即時提供協助及安排醫護提前為其治療;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急症室會盡量安排風險較高的病人在靠近醫護的地方等候;職員巡視急症室廁所由現時每天7次加密至每小時1次;正在部分急症室的殘廁試行安裝感應器,若有人倒在廁所內或靜止一段時間,系統便會發出警報;第3季會開始在部分急症室試行引入病人定位系統,有助即時追蹤病人在急症室位置。
這些措施可謂對症下藥,借助新科技來監察病人情況,但在推行時卻略嫌畏首畏尾,未能全面推行。港鐵紅磡站去年有乘客倒斃在殘廁內6小時後才被發現,便毫不猶豫地承諾在3個月內於全綫90個殘廁內安裝行動感應器,避免類似事故再發生。反觀醫管局有資源卻缺人手,引入新科技監察設施可紓緩人手壓力,為何安裝感應器不能一步到位,究竟是在觀望其成效再作定奪,抑或有其他考量呢?
勿濫用急症室 紓緩醫護壓力
外國醫院急症室已為求診病人佩戴無綫射頻辨識(RFID)手帶或智能手帶,可實時追蹤病人在醫院的位置,甚至可實時監察病人的維生指數,以便提示醫護跟進。2020年威爾斯親王醫院有病人在急症室「等到死」後,院方表示考慮引入智能裝置,直至今次事件後才試行有期,但卻是有條件地在部分急症室推行,還要合適的病人同意後才會獲發定位器,究竟當局有甚麼疑慮?憂心病人質疑個人私隱被侵犯,抑或是擔心定位器費用不菲,當局須加以解釋。
短期借助新科技可提升病人的安全,但始終無法解決急症室逼滿人問題,中長期須從兩方面入手。首先,加強宣傳教育,不要濫用急症室。不少市民貪方便和貪便宜,因急症室診費僅180元,平過到私家診所求診,故不管是平日抑或假期,身體有不適,即使是發燒、咳嗽也到急症室求診,結果令急症室往往充斥很多非緊急或次緊急病人,令真正有需要的人未能及早接受治療。要減輕急症室醫護負荷,市民應自律到私家診所或政府普通科門診或夜間診所求醫。其次,加大力度輸入海外及大灣區醫護,以填補本地醫護空缺。
醫院有責任提供安全環境以照顧好病人,醫管局須果斷盡快改善急症室的硬件,而醫護亦要提高安全意識,才能確實保障市民健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