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預期管理 消費券派發不應恆常化

2023-04-17 00:00

最新一期5000元電子消費券昨天向合資格市民發放,商戶推出多項優惠吸客,而市民亦豪爽地消費,希望齊齊帶旺經濟,有市民更希望消費券計畫恆常化。市民樂見變相額外多了筆橫財,自然希望年年派消費券,但卻忽略這是慷政府之慨,最終只會令庫房和財政儲備持續縮水,變成公共財政危機,故政府應及早做好預期管理,消費券只是權宜之計,並非恆常措施。

首輪3000元消費券發放,雖然金額比去年大減,但不少人錢到手後,馬上與親友一起外出消費,帶旺市面氣氛,令商場人流和生意均大增。有市民希望政府年年派消費券,幫補低下層生活。今次不止市民感謝政府,有內地男子離港後仍獲派發,因當局大規模派發,為了讓市民盡快收到錢,只根據之前資料發放,沒再加以核查,出錯難免。

從市民角度來看,政府連續三年派消費券,等於變相派錢,既然開了個頭,最好是將措施恆常化,成為人人有份的新福利,而商界亦樂見政府持續扶助零售餐飲業。然而,從社會角度來看,若將一種救急措施恆常化,不但有違政策初心,更淪為民粹措施,增加公共財政壓力。
權宜救急措施完成歷史任務

首先,當局之前推出消費券,皆因疫下全球各地封關,沒有遊客來港,唯有透過派發消費券來谷本地消費,提振市場氣氛。隨着本港與海內外2月全面恢復通關,遊客重臨,首季錄得441萬旅客人次,回復到疫前30%水平,帶動1至2月零售按年大升17.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首季經濟已有輕微增長,隨着訪港旅客持續上升和新一輪消費券派發,料第二季增長會更好。隨着經濟好轉,過往三年不景氣下推出的權宜救急措施,理應完成其歷史任務,也避免再發生內地人離開香港後仍可收到消費券。

此外,消費券對提振經濟的邊際效應愈來愈小,2021年首次派發5000元消費券,大約提振GDP約0.7個百分點,當去年加碼至1萬元,提振作用僅1.2個百分點,而當局估計今次提振作用將遞減至0.6個百分點。不少人將消費券視為支付日常生活基本開支,這種替代效應可能弱化消費券刺激消費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

可是,當局每次派發均須動用龐大公帑,今次便至少花330億元,提振經濟作用有限,若將措施恆常化,並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

更重要是,若政府聽從「民意」,問題是當局是否有足夠財力支持措施恆常化?當局自2019/20年度起連年財赤,過去三年抗疫和紓緩開支高達6000億元,逼使要動用財政儲備,令財儲由2019年3月底11616億元跌至今年3月底的8173億元,若非發債和房屋儲備基金回撥,財儲四年間實際大減5649億元。再加上本港人口老齡化,未來投放在醫療和社福開支將大增,當局未來十年大建公屋和大興基建,開支只增不減,但賣地收入減少和不穩定,令人擔心入不敷支情況可能持續下去,財儲也未必可長期撐下去。
復常後須恢復審慎理財原則

《基本法》規定,港府預算須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現赤字,之前疫情嚴峻,當局不得已推行赤字預算,隨着疫情減退,社會經濟逐漸復常,更應恢復審慎理財原則,不再做大花筒,應使則使,應慳則慳,並着手研究如何開源節流,盡快讓收支回復平衡。

相信市民不願意聽到消費券停派消息,但基於公共財政健康發展原故,政府宜做好預期管理,向市民加強解說,派發消費券只是經濟不景氣時的非常手段,是時候檢視應否繼續推行,勿讓大家習以為常,認定是恆常「派糖」措施,否則之後便難以停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