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百宗最多差餉寬減共3.5億

2019-04-0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寬減四季差餉,但每季上限從二千五百元減至一千五百元,業主獲得的差餉寬減額亦大幅「縮水」。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最新披露的資料,本年度約有三百二十九萬個物業單位獲差餉寬減,總額達一百五十億元。當中獲最多差餉寬減額的首一百位繳納人,寬減的總額只有三點五億元,較去年減少超過約三成。最新資料亦顯示,上個財政年度至今年二月底,中央政府駐港機構的子公司於本港購入二十五個物業,為近五年來最多,而豁免的印花稅有約四千八百萬元。

財庫局回應特別財委會議員書面提問時表示,預料本財政年度,有三百二十九萬個物業單位獲差餉寬減,涉及寬減一百五十億元;當中有一百八十二萬個物業為私人住宅物業單位,另外約一百零五萬個為公屋住宅單位等,其餘四十二萬個為非住宅物業單位,三項分類分別獲寬減一百億元、三十億元及二十億元。根據資料,上一年度則有三百二十五萬個物業獲寬減合共一百七十八億元。

另一方面,局方預計可獲得最多差餉寬減額的首一百位差餉繳納人,在排除房委會及房協等提供資助房屋的機構後,涉及的差餉寬減金額約為三億五千萬元,有關數字比較上年度的五億一千四百萬元,大減超過三成。至於獲最多差餉寬減額首十名繳納人,本年度則合共寬減一億七千萬元差餉,較上年度的二億五千六百萬元,同樣減少約三成三。

局方特別提及,因應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去年檢討差餉寬減機制,但在去年十二月的立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議員考慮不同方案的利弊後,顧慮到會影響須按租約要求繳納差餉的租客,令他們不再受惠於差餉寬減,故反對改變現行的差餉寬減機制。政府指,因大部分議員對改變行之已久的差餉寬減機制有保留,所以沒有再研究此課題,而會沿用現行機制。

另外,當局在回應議員陳淑莊有關中央政府駐港機構或其子公司,在香港購買物業時的豁免相關印花稅資料時,披露自一四至一五年度起,中聯辦、商務部及中央駐港機構的子公司在港共購入六十二個物業。截至今年二月底,中央駐港機構的子公司已購入二十五個物業,為近五年來最多,主要集中在中西區,而獲豁免相關印花稅約為四千八百萬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