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周记】做实事比搞意识形态重要

2021-04-26 08:02

上星期,全球领袖举行视讯气候峰会。新华社图片
上星期,全球领袖举行视讯气候峰会。新华社图片

上星期中美元首隔空相遇,对气候问题各自表述。美国由退出到重新加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反映国际形式又由单边主义回到多边主义,大国行事都要讲理性、讲实效。

上星期,全球领袖举行视讯气候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有参与。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通知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新上场的美国总统拜登又宣布重返,并且在上星期公布一个比先前更进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目标。拜登表示,到二○三○年,美国将把造成气候变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二○○五年减少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二。同一场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承诺中国于二○六○年前实现碳中和。

美不讳言新能源产业落下风

今次拜登重新加入《巴黎协议》,相信是美国明白到如果在环球事务上,例如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巴黎协定》,继续自行其事,最后可能在这个未来全球发展策略落后于人,尤其是中国。这可以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周一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发表讲话见到,他说:「现在,我们落后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乏力』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他警告说,美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落后中国,呼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资。他表示:「中国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她拥有全球近三分一的可再生能源专利。」美国如果不快马加鞭,会在这个战略范畴输给中国。

应对气候问题不单是环保的工作,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再生能源行业可以制造数量非常庞大的就业职位,对已发展国家而言,如何保住这些就业职位,关乎国力盛衰的关键。

此前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巴黎协定为美国劳工、企业及纳税人带来「不公平的经济重担」,又认为美国未来可以有效地及清洁地使用能源资源及科技。到拜登上场,很明显不同意前总统特朗普的看法,于是又重新加入。特朗普无心这方面的发展,任内自然不会积极行事,美国现在重新加入,在时间上已落后了四年,就算再提出一个较之前更进取的目标,能否达成,令人存疑。

这个也与美国政治制度,每两、三年便出现权力轮替有莫大关系。在国会、总统轮番选举下,新上场的政府,往往以推翻上任政府的重大政策作为目标,政策摇摆成为常态。像奥巴马年代花了很大气力推出的医保,特朗普一上场便马上宣布废除。又如特朗普在任时大幅减税,拜登最近就宣布大幅增税,年入一百万美元的富人的资本利得税率更翻倍。但减税容易加税难,究竟拜登有多大的政治能量,大家拭目以待。国家政策的延续性,已经成为西方选举政治制度要解决的难题。

回看中国,在减排问题上,过去经常被美国责难,指中国是造成全球空气污染和气温上升的主要国家。习近平上台之后,知道潮流不可逆转,化被动为主动,以正面和积极的态度面对,推动减排产业化,并且和发展绿色产业并行。这也是过往美国政府推动新潮流产业时的惯常做法。由于中国的体制更有效率和具延续性,政策推行比西方容易到位。布林肯的呼吁,正反映了两种体制上的较量日益直接,美国不讳言受到的挑战。

放下有色眼镜务实反思

拜登上场差不多一百天,从大力推广全国接种新冠疫苗,到宣布美国重返全球气候谈判会议,以至搞一个类似中国的一带一路的计画,与中国抗衡。这一连串做法,都属理性的反应和行为,希望以另一种形式重夺领先环球的优势。

多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计画。当时包括港人在内的很多分析家都认为这只是中国「假大空」的构想。在中国坚持的推动下,这个概念现时已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同,北京现时还把减排、绿色基建糅合到带路主题上,配合中国强大的生产力推动落实构想,现在美国提出要加入正面竞争,未来就要考验双方的执行力和政策延续性。由此可见,为政者若只讲意识形态,遗弃了实质落地的工夫,结果就会落后形势。

美国要与中国作正面的竞争,把这个态度变成战略性的长期国策,问题是美国是否真的能够上下齐心,中国面对全球第一强国的高度重视,列为头号对手,已经不可能逃避,当中每一步应对都要充满危机感。强如美国,现在也开始要面对现实,对中国的政策重新审视,觉得有用的、好的不惜跟进,你做我又做。这种务实的变化,相比之下,一些对内地抱有成见的港人而言,是否也是时候反思一下,放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细心想想香港的未来发展路向,应该怎样走呢?

陈约翰

港情周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