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咏仪 - 中学「新鲜人」|教评心思

2023-07-28 12:40

紧随中二至中五级的暑假开始,学校迎来了一群新面孔,本来已缓缓放慢节奏的校园,洋溢着一股跃动而紧张的气氛。

对初到贵境的中一学生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必定是学习上的适应。个人认为,在学习方面,年级愈低,所学习的知识愈是久经考验,无可争议,而且早已有其定论,成法成则,所以,小学同学只要把这些知识谨记及应用,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就行了。

反之在中学,随着青春期快速发展的心智,同学的体能和学力增强了,思考缜密了,能处理更多的知识量之馀,更能学会运用复杂的思维,学习观察,把讯息蒐集、比较、分析,甚或评论,中学6年下来,这些学问既能协助同学应付升学所需,而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及态度,就潜移默化,塑造了少年人的性格及气质,成为软实力,装备好自己,为日后生命里出现的种种机会或挑战时,作出合理而明智的选择。

上了中学,学生会发现在学习上,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止一个;想表达一个意念,语文上表达方式也很多元;课馀方面,学生可以发光发亮的舞台,也不止一个;而基于对日渐成熟的同学的尊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普遍持信任及较开明的态度,乐于担任学习上的促进者,鼓励同学勇于尝试。

作为中学「新鲜人」,由小学最年长、最备受信任和重用的一级,转身成为年纪最小的一群,学生总会战战兢兢。中学生活伴着少年人的生理、学习及心理发展,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岁月,机会很多,挑战也不少。

我觉得要是升中同学们都能学习管理好时间以应付大量的高阶学习、投放心力在与家人的关系上以滋养彼此的信任、积极在校园里培养一项令自己骄傲的本领。这样的中学之旅,必然风光明媚,硕果累累。


潘咏仪
作者为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邓兆棠中学校长、教育评议会执委。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7月28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郑家宝 - ESG教育|教评心思

杨佩珊 - 「定向—失向—新定向」的校园|教评心思

翁港成 - 一次发人深省的分享|教评心思

潘咏仪 - 学校里的理财课|教评心思

陈月平 - 美哉!中国|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