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宝 - 蒙童文学之我见|教评心思

2023-05-19 14:55

过去的周六是三扶教育第2届全港幼稚园朗诵比赛决赛——启涛杯举行的日子。未到上午9时,已有不少家长带着参赛者在会场等待。大会准许参赛者穿着华服及使用不发声的道具,所以每位孩子也穿得漂漂亮亮,各具特色。

诵材从《诗词传诵(高阶)》中挑选了19首适合小朋友背诵吟咏的诗歌,跨越秦末至唐宋朝代。孩子可以普通话、粤语或英语朗诵,大会希望通过为孩子提供公开比赛的平台,让孩子吸取经验,互相观摩学习,发展语言艺术潜能。

比赛中,孩子们感情投入,抑扬顿挫,配以动作,极具感染力。赛后,笔者访问孩子比赛时的心情,部分孩子更能说出诗歌中要表达的情感,可见家长和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并非只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明了故事背景,加以感悟。

笔者回想,家中的小子儿时也很喜欢背诵传统蒙童文学作品,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所就读幼稚园的课程都有涉猎,能在课堂上背出来更被盖印肯定,因此,每个作品开卷的数十字,当时对他绝无难度。

笔者执笔之际,问小子能背诵多少,他说还依稀记得一两句,但当中的故事及教诲,已能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说话表达演绎,可见蒙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对价值观建立之重要。

其实,背诵传统蒙童文学作品,除了为参加比赛,为升读小学的个人档案多添一两张证书或一两个奖杯外,更重要的是积累及丰富个人内在的修养。

见到孩子们一个个声情并茂地演绎蒙童作品,诗词中提及我国名山大川,每个作品亦各有历史和故事背景,如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提问:鹳雀楼有多高?《垓下歌》中的虞姬害怕吗?幽州台在哪里?庐山瀑布有多美丽?相信这种学习的层次更高、更深,孩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更浓、更厚。


郑家宝
作者为中华基督教会蒙黄花沃纪念小学校长、教育评议会副主席。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5月19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杨佩珊 - 不一样的运动日|教评心思

翁港成 - 教育界有心人|教评心思

潘咏仪 - 复「常」之后|教评心思

郑家宝 - 种瓜得瓜?|教评心思

陈玉燕 - 学习在运动与运动以外|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