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燕 - 同学少年|教评心思

2023-06-16 15:27

中六同学筹备毕业同学录的出版而特地来访,捎来旅行手信,问及我当年中学毕业前后的心情,霎时勾起许多回忆……

成长于匮乏的年代,我们那一代没有毕业旅行,毕业前后想的都是现实的问题 ——升学?就业?当年全港只有两所大学,完成中五后能上大学先修班的百分比少之又少。中五毕业后投身社会,是年轻人普遍的出路。然而反覆思量,仍是希望以升大学为目标。

为减家中负担,会考前后一直做家教,每天放学后先跑到自修室,然后游走于屋邨之间,为小学生补习,回家匆匆吃过晚饭,便挑灯备考。会考结束翌日便去找暑期工,以积储生活费。环境使然,我们那一代人,练就了勤劳、务实的特质。

经济条件或不充裕、生活满是压力,但校园日常仍是愉悦的!淳朴的校园,书声朗朗;小息午后,笑声处处。假期周末,踏单车、放风筝,流连山野田园,收获纯净的喜乐。

在这里,我遇上人生的导师,确定了日后志向;在这里,我结识了知交好友,即或到了两鬓如霜的今天,那如酒般醇的友谊,仍是心底里最宁静、澄明的一方净土。

我跟访问的同学说,勤劳务实的质素,不会因年代不同而褪色,期望同学他日升学就业,都要躬行实践;中学是建立知识习惯、塑造性格、确立价值方向、培养真挚师友情谊的重要阶段,这一切,要莫失莫忘。

一次访问,让我在纷扰中神驰青葱岁月,忆记同学少年,遥想诗酒年华。感谢昔日良师启悟,益友同行,当年种种,成就今天。母校校训「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成了人生座右铭,永志不忘。

是岁适值母校沙田官立中学金禧庆典,谨送上诚挚祝福!亦际毕业季,寄语毕业生们,感念母校,继往承传。


陈玉燕
作者为风采中学(教育评议会主办)校长、教育评议会副主席。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6月16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蔡世鸿 - 一次访问|教评心思

潘咏仪 - 「爱飞客」之行|教评心思

郑家宝 - 蒙童文学之我见|教评心思

杨佩珊 - 不一样的运动日|教评心思

翁港成 - 教育界有心人|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