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詠儀 - 中學「新鮮人」|教評心思

2023-07-28 12:40

緊隨中二至中五級的暑假開始,學校迎來了一群新面孔,本來已緩緩放慢節奏的校園,洋溢着一股躍動而緊張的氣氛。

對初到貴境的中一學生而言,他們最為關心的,必定是學習上的適應。個人認為,在學習方面,年級愈低,所學習的知識愈是久經考驗,無可爭議,而且早已有其定論,成法成則,所以,小學同學只要把這些知識謹記及應用,成為日後學習的基礎就行了。

反之在中學,隨着青春期快速發展的心智,同學的體能和學力增強了,思考縝密了,能處理更多的知識量之餘,更能學會運用複雜的思維,學習觀察,把訊息蒐集、比較、分析,甚或評論,中學6年下來,這些學問既能協助同學應付升學所需,而在做學問的過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及態度,就潛移默化,塑造了少年人的性格及氣質,成為軟實力,裝備好自己,為日後生命里出現的種種機會或挑戰時,作出合理而明智的選擇。

上了中學,學生會發現在學習上,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往往不止一個;想表達一個意念,語文上表達方式也很多元;課餘方面,學生可以發光發亮的舞台,也不止一個;而基於對日漸成熟的同學的尊重,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策略普遍持信任及較開明的態度,樂於擔任學習上的促進者,鼓勵同學勇於嘗試。

作為中學「新鮮人」,由小學最年長、最備受信任和重用的一級,轉身成為年紀最小的一群,學生總會戰戰兢兢。中學生活伴着少年人的生理、學習及心理發展,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歲月,機會很多,挑戰也不少。

我覺得要是升中同學們都能學習管理好時間以應付大量的高階學習、投放心力在與家人的關係上以滋養彼此的信任、積極在校園里培養一項令自己驕傲的本領。這樣的中學之旅,必然風光明媚,碩果纍纍。


潘詠儀
作者為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執委。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28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鄭家寶 - ESG教育|教評心思

楊佩珊 - 「定向—失向—新定向」的校園|教評心思

翁港成 - 一次發人深省的分享|教評心思

潘詠儀 - 學校裏的理財課|教評心思

陳月平 - 美哉!中國|教評心思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