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有节—简述火箭多节设计|星岛教室

2023-07-20 15:32

中国太空站应用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的神舟16号(「神16」),于2023年5月30日顺利升空。其后,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整离罩先后分离,太阳帆板亦顺利展开。火箭由在地上的庞然大物,经历多次分离,最终变成太空中的微型机械。为甚么「神16」要「经历分离之苦」,在升空时不断「抛妻弃子」?本文将简述火箭分节设计的背后原理和特点,并提供例子,以加深各位对相关物理课题的认识。

「火箭」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宋代,指在箭头装有纵火物的箭矢。现代火箭的雏型则是直到20世纪初才由俄罗斯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他推导的火箭方程不但影响深远,更被称为现代空间飞行器的基础。


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Tsiolkovsky's Rocket Equation)

该原理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动量守恒原理︰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起始总动量 = 最终总动量︰m1u1+m2u2 = m1v1+m2v2,任何一个装置,通过一个消耗自身质量的反方向推进系统,可以在原有运行速度上,提高火箭的质量比,在飞行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加速性能,逐步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

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

m0︰火箭在地面上的总质量
m1:火箭用尽燃料后的总质量
ve:火箭喷气的速度
Δv:火箭加速后速度与加速前速度的差值

篇幅所限,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以下QR code,浏览我校5A麦晓枫同学讲解如何推导火箭方程。

根据火箭方程,我们可通过以下方法,使火箭达到较大的Δv,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1. 我们可以增加火箭在地面上的总质量 m0

2. 我们可以减少火箭用尽燃料后的总质量 m1

3. 我们可以增加火箭喷气的速度 ve


有一个「船的实验」更能帮助理解火箭推进的简化原理。

1. 有人在远离海岸且静止的船上,上面并没有桨(外力的合力为零,起始动量为零)。

2. 这人想到达对岸,且注意到船上装载了一定数量的石头,于是将这些石头一个接一个尽快扔向与海岸相反的方向。

3. 结果,向一个方向投掷石块的动量,有效地让船以相同的动量往另一个方向移动。同时间因为船上装载的石头愈来愈少,根据动量守恒原理,投掷石块带来的动量 = 船只向海岸方向的动量,当船上的质量减少时,船只的速率增加。

诚然,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火箭上,要令到它加速,减少质量便是一个方法。于是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把火箭分级的方案,火箭设计为多个连接的部分,每部分都有独立的发动机和燃料储存器。当一个分级的燃料用尽后,它就会被分离出去,而下一个分级的发动机就会启动,馀下的部分继续飞行。理论上级数愈多,抛掉的多馀质量就愈多,火箭的质量比就愈大,能达到的飞行速度就愈高。


优点

火箭会因减轻质量而需要更少的总燃料以达到预设的速度或高度。当它进入大气层后,分离某部分就可以减轻整体质量,从而让其更容易进入轨道。多节设计还可以让火箭进行更灵活的任务和运送较大的货物,从而增加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

缺点当然分节技术必须承载稍后阶段才会用到的发动机,也使得整个火箭变得更加复杂及更加难建造。同时多节火箭会造成垃圾,但随着科技发展,在2017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把已经发射过的火箭再度发射升空,实现了火箭可重复利用的同时,又能够降低发射成本。


练习

1.一名质量为75kg的人,手持5kg的球,乘坐在一辆质量为25kg的车上,车在平直光滑的轨道上静止不动。如将球沿水平方向抛出,球抛出的瞬间相对于地的速度为10 m/s,则球抛出后车子对地的速度为多少米/秒?(提示︰考虑动量守恒原理)

答︰速度为0.5 m/s

2.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二级火箭推进系统,且每级采用完全相同的火箭发动机和火箭燃料,已知每一级火箭发动机的燃料部分占其自身总质量的75%。设 ve 为2000 m/s。求这枚采用二级火箭推进系统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总 Δv。(提示︰先计算单级火箭发动机)


答︰速度约为5545 m/s

文: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副校长谭在能、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物理科主任廖伟超、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学生麦晓枫

本栏逢周四刊登,由教育评议会邀请资深中小学老师、校长及大学讲师撰稿,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STEAM学习材料,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将学习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敏锐的触觉、积极学习的态度。


延伸阅读:

STEAM如泉涌 好奇心大喷发|星岛教室

以爱与STEAM助人|星岛教室

4种有趣数学 数字类型|星岛教室

AI世界的真真假假|星岛教室

语音识别的奥秘|星岛教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