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美國平反「要核子不要褲子」是好東西
2021-05-24 20:40
不難令人相信美國在東海、南海及至台海地區進行頻密軍事演習巡航之際,還準備同時向華作「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即是控制認知空間,以影響乃至主導社會大眾與國家精英的認知、情感、意識為指向,最終影響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念、民族精神、意識形態、文化傳統、歷史信仰等,促使其放棄自己探索的理論認知、社會制度及發展道路,達成不戰而勝的戰略目標——美國這種加碼行為,旨在加強美國在印太的軍事威懾作用。有效嗎?中國70年前已作好準備,不過,當年「文」智未開,香港新聞權威金庸是其中代表人物。
BBC中文網2017年9月15日一篇文章揭露︰「在冷戰最高峰的1960年代,美軍曾經將一個核武導彈營派駐在台灣南部的台南空軍基地,當時使用美國的屠牛士戰術導彈,但是根據當時服役的台灣士兵轉述,這些導彈和彈頭是分開存放,而且是完全由美軍管理和操作,台灣只負責營區的安全。」不過,從今天華盛頓公開的機密文件,才知道美國50年代就把核彈對準中國,一旦台海出事,核打擊不限解放軍基地,還要打到上海!
1958年,這一年是中國關鍵時刻,如果按照經濟科技建設的正常規劃,新成立的中國人民共和國,首先要發展可以帶動民生的輕工業,科技以經濟發展為大前提,然而,中國反其道而行之。這一年中國處境更加困難,國內發生了極左的社會運動「大躍進」,可是毛澤東還是一口氣決定兩大國家科技決策,一、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二、中國要造原子彈。
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年,蘇聯因索取中國出海口控制權不果(欲建立中蘇聯合艦隊),斷然把援助中國的所有科技計劃撤走。中國哪來人造衛星?哪來原子彈?
蘇聯最高領人赫魯曉夫後來對美國記者表示:「中國人窮得連褲子都穿不起了,沒有蘇聯援助,中國不可能造出原子彈。」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代表中國,堅定的公開說明:「我們當了褲子也要造核子!」遠在香港的金庸對陳毅之言不滿,於是1963年10月30日,在他創辦的《明報》上發表社論,題為《要褲子不要核子》批評了中國政府。金庸認為一個政府應該將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將發展軍事力量放在第一位。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原子彈在羅布泊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大家覺得以上兩項中國自主研發成功的科技,也不外是人有我有,很多人的智慧根本不了解60多年前中國奉行「國富、民富不等如於國強」的科技經濟策略是對的。中國如果沒有航天技術,就不可能有北斗導航系統,沒有它也沒有全球「速遞」能力的東風導彈,有了導彈沒有核彈頭,中國今天將無法抵禦美國的核打擊威懾。
美國那麼風趣拿金門炮戰來進行「認知作戰」,一是過時,二是黔驢技窮;唯一有建設性的是替中國平反了「要核子不要褲子」是正確的,讓中國年輕一代對科技自主更有信心,更加支持。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