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燕 - 千里行|教評心思

2024-06-22 12:06

陳玉燕 - 千里行|教評心思
陳玉燕 - 千里行|教評心思

「植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向為學校秉持方針,遊歷學習亦為學校課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疫情3年,靈活變通的老師們,適應新常態,改以線上交流考察,辛苦經營,守住了傳統。疫後復常,為失去的補白,於是更積極地籌組各類遊歷學習。

已出發的遊學團,包括復活假期間的湖南重慶及江門開平研學之旅,前者師生分別探訪3間姊妹學校,考察長沙、重慶文化景觀,體驗民生民情,帶回寶貴的學習經驗。行程觀察,同學積極投入——交流分享,表現優秀;考察探研,如有不及,猶恐失之。至於開平僑鄉研學,除與姊妹學校作深度交流,更在學校贊助團體余風采五堂會安排下,考察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及廉政教育基地的「荻海風采堂」,藉着詳細導賞,了解校名來源、認識風采堂的歷史沿革等,不但加深了對僑鄉文化、學校歷史的認識,也增加了對家國、學校的歸屬感。

試後的遊歷交流更是精彩紛陳,師生足跡將遍布北京、天津、蘇州、南沙、開平、台北、澳洲悉尼、日本大阪……更值得欣喜的是,舞蹈組及地理科因參加校際比賽榮獲獎項,前者獲邀代表香港參與7月於捷克布拉格舉行的世界舞蹈大賽,後者的獎品是於6月到內蒙古考察沙漠生態,在在都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執筆之際,校友捎來在敦煌遊歷的明信片,說道:「每行走在祖國的江河山漠,就想起當年學校所學,始令我有足夠的底蘊,將課本知識轉化為眼前風景」——讀萬卷書,作千里行,互為表里,相得益彰!

轉念一想,遊歷學習,孔子率徒周遊列國實肇其始——厄於陳蔡,弦歌不輟,成千古美談;史遷為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周覽山河大地;太白仗劍出川,辭親遠遊;子美撰《壯遊》以記平生遊蹤,東坡以「黃州惠州儋州」總結平生事業,再如《永州八記》、《徐霞客遊記》等,皆是文史哲精品,足見遊歷豐富個人修為、成就大學問、提煉大智慧。

大哉,遊也;千里行,自足下始。


陳玉燕
作者為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6月21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蔡世鴻 - 校園記趣|教評心思

尹淑芬 - 快樂傳聲筒|教評心思

陳月平 - 走進文學的時光卷軸|教評心思

楊佩珊 - 正向廿四味|教評心思

潘詠儀 - 《4Rs精神健康約章》與我的交流觀察|教評心思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