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王昌齡《出塞》邊關士兵歸家心切的愁緒

2024-06-06 14:00

每當戰事發生,英勇的士兵總要離家千里,遠赴戰場,為保護家國山河而留下血汗。古時戰事連綿,因此不少邊塞詩至今仍有流傳,詩中既寫將士保家護國的一腔熱血,也寫普通人歸家心切的愁緒。《出塞》亦是這樣一首詩,字裏行間盡是情。

 

《出塞》 王昌齡

  • 秦時明月漢時關,
  • 萬里長征人未還。
  • 但使龍城飛將在,
  • 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

  1. 出塞:出關、出征。
  2. 但使:只要、倘若。
  3. 龍城飛將:多指西漢名將李廣,他曾駐守盧龍城(今天河北省喜峰口長城附近)。
  4. 不教:不讓。
  5. 胡馬:指入侵邊境的外族騎兵。

詩詞賞析

那一輪明月啊,管甚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千百年來,總是日落而出、日出而落地照耀着人間。山間灑遍它的銀輝,川流裏搖曳着它的倒影。

秦漢時的邊關,遠離內地,人煙稀少,是那麼的廣袤、蒼涼。那時的月亮,依然格外的明亮,照亮現時邊關的每一寸土地。荒涼淒冷的邊關,自秦漢以來,就總是戰事不斷。匈奴人騎着雄壯彪悍的大馬,時不時地進關侵擾。當地的百姓過着極不安定的日子。

所以啊,在漫長的邊關,駐守邊防線的離家萬里的士兵們,已經很久沒有回家和親人團聚了。他們每日勤奮地操練兵馬,時刻摩拳擦掌,準備與敵人拼死抗爭,絕不讓出一寸土地。有誰知道,他們只有晚上仰望那一輪明月,心中期望着月兒能夠懂得他們的思鄉之情是多麼的殷切,多麼盼望早日回家,和親人不再相隔萬里之遙啊!而家鄉的父老兄弟,也和他們一樣,盼望戰爭結束,邊塞安寧。

詩人深切地感受到,要是當年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的話,敵人的騎兵隊絕不能翻過陰山,到我邊境進行燒殺搶掠的。當今的朝廷啊,請快快派遣像衛青和李廣那樣英勇善戰的將軍,來帶領為保衛家國不惜獻出生命的士兵,駐守邊關,擊退敵軍。聽,仿佛戰馬奔騰、戰鼓震天響,英姿颯爽的將士和士兵們正齊聲呐喊着:不要讓胡馬越過陰山!

詩詞小知識

詩中的陰山究竟在哪裏?

陰山位於今日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是古時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關要地。大家耳熟能詳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描述陰山附近的自然美景,及遊牧民族在當地放牧的情形。詩人真切希望朝廷能夠派出勇猛的大將鎮守邊關,以保護陰山以內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鴻文館文化工作室;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