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中山點解舊名「香山」?有咩自然風光?

2024-06-08 14:00

古代的中山並不像現在有陸地相連,而是古珠江海灣上一系列的島嶼組成比較破碎的原始地貌,因「地多神仙花卉」,故而得名「香山」。香山行政上或是歸屬東莞,或是歸屬廣州。直到南宋時期,香山方才立縣,逐漸成為推動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的前沿。

石嶺山海蝕遺址

石嶺山是廣東沿海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它形成於海侵時的古珠江口海灣島嶼時期(距今約7千至2千年)。島嶼與海面接觸處由於長期的海浪侵蝕,形成多處海蝕洞。海退之後,石嶺山由島嶼變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蝕洞變成為山腳一帶連串的岩洞。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Trip.cpm圖片

五桂山風景絕佳

五桂山是中山市最著名,也是唯一的山脈。因五桂山出產聞名全國的野生土沉香,故而古代這一區域被稱為「香山」。五桂山上的「五桂雄峰」,是珠江口的最高山峰。山區內的羅三妹山、大尖山、逍遙谷、翠竹林溪等都是著名自然景觀。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崖門紅樹林

香山地區的地理環境,靠山,也近海,海岸的自然生態是這個地區的一大特色。特別中山崖口一帶,整片的紅樹林和灘塗、水道,還有一些村落點綴交錯,為當地抵禦颱風和風暴潮、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發揮了重要作用。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Trip.com圖片

灘塗後備土地資源

灘塗是中國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在潮水的漲落間形成一個處於動態變化中的海陸過渡地帶。灘塗具有面積大、分布集中、區位條件好、農牧漁業綜合開發潛力大的特點,常做為圍墾和養殖使用。

岐江中山的母親河

岐江是西江的一個支脈,雖只有39千米長,但它連接了中山多個鄉鎮,也溝通了西江北江兩大水系,還連接了港澳的主要航道,因此從古至今都是中山的重要名勝。中山八景之一的「岐江晚望」,說的就是每當晚霞起時,江上漁火點點,渡口人流匆匆,岸邊商賈林立的景色。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百度百科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中山

埠峰文塔風水興科舉

宋末,躲避元軍的民眾再一次從珠璣巷大規模南遷,同時也帶來了贛南地區濃郁的風水信仰。「造風水,興科舉」被人們視為前後呈現因果關係的事件,於是嶺南這一時期,各州縣都有修建這種樣式的塔,中山也不例外。此後明清兩代,廣東中舉人數遠超前朝,百姓認為「文塔」效力非凡而越加愛護。

相關文章: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圖:星島圖片庫、百度百科、Trip.cpm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