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賢 - 口述歷史|青史劄記

2024-06-14 15:33

周正賢 - 口述歷史|青史劄記
周正賢 - 口述歷史|青史劄記

高中中史及歷史科除史實外,同時也考核同學是否了解各種史料的優劣及如何應用,口述歷史便是其中之一。

歷史就是人的故事,口述歷史可以將人們的親身經歷記錄下來,除了為歷史提供多一個角度外,更可補充檔案及書面記錄的不足。特別在微觀歷史研究上,如地方史、家族史及傳記時,口述歷史更是有着關鍵作用。近日參與茶果嶺村導賞團,導賞員手上不少資料,如茶果嶺名字由來、村中老字號、變遷等,都是來自居民的訪談,而文字記錄沒有記載的。

有時不一定要特意做訪談,在和長者的談話中,其實也有不少機會了解過去的歷史及語言習慣。筆者祖母是廣州人,有一次到廣州旅遊,回來後祖母問我:「有沒有到河南玩?」本以為是祖母弄錯地理位置,一查才知道過去廣州人習慣將現在的海珠區,珠江以南的地方稱為河南。在她眼中這地名是常識,但一代人的常識、語言習慣並不會自動傳承到下一代,只有通過口述、筆錄等方法才會流傳下來。

當然,記憶隨着時間過去也會有偏差,每個人也有自己立場,所以在記錄、使用口述歷史時要相當小心。以唐德剛為李宗仁口述、編寫《李宗仁回憶錄》為例,李宗仁在政治上有其立場,對其他人物如蔣介石等自然有自己批評及意見,這些在記錄時要盡量保留,以反映其看法。但如果一些基本史實因記憶有誤等不同原因而有偏差時,唐德剛也會在考證後和李宗仁討論並加以修改。

同學在做資料題時,特別是近代史方面,也有不少機會碰到回憶錄、訪談等口述歷史資料。口述歷史固然寶貴,但也不可以照單全收,要思考口述者的背景及立場,也要和其他資料對照,以得出更貼合歷史真相的結論。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6月14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張瑋宗 - 古人的水上交通|青史劄記

周正賢 - 趣談法與史|青史劄記

張瑋宗 - 棋盤上的中國歷史與文化|青史劄記

周正賢 - 交流相長|青史劄記

張瑋宗 - 書法中的歷史元素|青史劄記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