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香江 全港中文硬筆書法大賽2024

2024-06-03 17:21

光彩香江 全港中文硬筆書法大賽2024
光彩香江 全港中文硬筆書法大賽2024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和精神載體,歷經千年。由香港光大集團舉辦的「全港中文硬筆書法比賽」,旨在透過書法藝術以弘揚中國文化藝術為綱,培育青年為宗旨。參賽組別包括初小、高小、中學及公開組,通過書寫的過程,讓學生可領略到文字的結構形態,促進普羅大眾對於書法藝術的認識,以提升對文字書寫的興趣,培養出恬靜、專注、沉穩及美學修養。

硬筆書法,是一種以硬質筆頭如鉛筆、鋼筆等,在紙面上進行書寫的藝術形式,在中國不但有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在教育領域也能培養年輕一輩待人處事的態度。


隨甲骨文起源 硬筆書法形意兼備

追根溯源,「毛筆」書法是由「硬筆」書法開始的,古人以石器或其他銳器鐫刻的「甲骨文」就是硬筆書法最早的雛形,將符號、文字刻劃在龜甲、獸骨上,由於使用的工具為石刀、骨刀,所以線條粗獷、有力,表現出原始人類的記事方式。到了商周時期,「鐘鼎文」也隨之出現,標誌着「硬筆」書法已初步形成。「鐘鼎文」則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這些文字筆畫粗細不一,結構錯落有致,是中國早期硬筆書法的代表。

香港詩書聯學會主席葉炯光表示,「在我而言,『毛筆』和『硬筆』本質上沒有區別,兩者可謂同出一轍。『甲骨文』屬於文字起源的其中一部份,而『甲骨文』與『硬筆』書法的結構、筆觸十分相似。加上古人在創作文字上,已有一定的審美要求,追溯歷史的話,「硬筆」才是文字的原始骨幹。所以,『硬筆』同樣有其藝術含量及觀賞性。」

香港詩書聯合會主席葉炯光(左)、香港書法協會會長馮萬如(中)及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右)。
香港詩書聯合會主席葉炯光(左)、香港書法協會會長馮萬如(中)及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右)。


熟練「三法」展現硬筆書法美感

在現今社會,雖然書寫工具和方式已產生極大變化,但「硬筆」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仍然擁有其審美價值,至今在書法界亦被廣泛認可和推崇。「硬筆」書法的審美價值在於它既滿足了文字的實用性,又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書寫者通過控制筆尖的力度和節奏,以及合理的佈局設計,使每一個字體都充滿了個性和美感。「硬筆」書法的墨跡雖不像「毛筆」那樣有濃淡之分,但通過精細的線條變化和結構安排,也能展現出豐富的層次感和動態美。

香港書法協會會長、香港大書法協會執行副主席馮萬如認為,「『硬筆』書法與『毛筆』一樣,可以透過『三法』即『筆法』、『字法』、『章法』來彰顯它的美感。字體當然會有關係,演繹方法亦有所不同,但『硬筆』書法線條同樣由細線與粗線、直線與曲線相間組成,在書寫注重輕重,並透過不斷練習來控制筆觸,形成變化。」


習書法如修練品德 專注、耐心、堅持、謙遜

學習「硬筆」書法並沒有年齡界限,要習得一手好的「硬筆」書法,需先了解基本知識,正如馮萬如會長提到的「三法」。筆法,關注的是每個筆畫的書寫方法,包括起筆、行筆和要收筆的過程;字法,則涉及單個字的結構組合,如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等;章法,則是指整體佈局中,字與字之間的呼應。書法是一種需要堅持的運動,透過每天練習、臨帖來建立書法基礎。

此外,學習書法不但是一門藝術,它更是一種修身過程,以培養做人的態度。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需要專注、耐心、堅持和謙遜等。書寫時需全神貫注,即使是一絲細微的分心也可能導致筆觸失誤。練習者也需要學到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挑戰。最後,每一個漢字的筆劃均有規律,多加練習對自身也可以培養出良好的自律習慣。


多參加比賽 提高傳統書寫文化教育

香港不同年齡層的「硬筆」字水平不錯,但年輕一輩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電子書寫工具影響,繼而疏於練習。因此政府應加強對青少年傳統書寫文化的教育,激發他們對「硬筆」書法的興趣。亦可以借用現代科技,如應用軟件和網絡平台,以創新教學方法來傳播「硬筆」書法。最後,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和文化機構,也可以多舉辦「硬筆」書法相關的活動和比賽,以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和興趣。

「硬筆」書法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依然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意義和美學價值。為了讓這門優美的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繁榮發展,「全港中文硬筆書法比賽2024」不但是一個展示書法技藝的平台,更是一個讓社會各界重新認識和欣賞傳統書寫藝術魅力的機會。參賽者可以通過這次機會鍛煉和提升自己的書法技能,同時也有機會得到專家的點評和指導。


查詢熱線:3181 3000,
按此了解詳情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