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長安|星島教室

2024-05-20 12:57

古都長安|星島教室
古都長安|星島教室

長安,作為漢、唐的國都及軍事重地,無疑是中國歷史的見證者。長安的形象,或許源於大家在中國歷史課堂上聽到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的「安史之亂」。

近年,以唐代為歷史背景的影視作品頻頻出現。電影《長安三萬里》便是一例,它糅合50多首唐詩、散文和《詩經》等。唐玄宗登基後勵精圖治,創造大唐盛世。長安的繁榮街頭就是盛世的顯證,亦是詩歌文學的高峰。電影亦借高適之口帶出「只要詩在、書在,長安就會在」,點出長安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

西安大唐不夜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


長安在哪裏?

長安,現名為「西安」。始於戰國時代,長安城附近一帶名為「關中」,因四周被山關所圍,西有散關,東有潼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故名「關中」。四關環抱之中,渭河橫貫其間,形成了肥沃的關中平原,又稱為「八百里秦川」。而長安城位於這片平原的中心地帶,土地肥沃、水系發達、氣候適宜、糧食豐富。四面關隘加上陝北高原和秦嶺兩座天然屏障,使關中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前漢書》記載,張良曾建議劉邦定都關中,並稱讚關中為「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關中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最早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地區。

「天府」之名,源自關中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天子府庫」之意。關中平原由渭河沖積而成的深厚沃土,加上涇河、渭河等河流灌溉,傳統農本社會佔盡地利優勢。「金城」則指關中地形險要,堅固如金湯。從中國古代地緣戰略來看,關中具備東出函谷關影響河洛、西下散關進入巴蜀、南出武關抵達江漢、北出蕭關接近西羌的戰略優勢。

無論是閉關自守還是發起攻勢,關中均為難以踰越的戰略要塞。因此,不論作為諸侯的根基,還是統一全國的戰略高地,關中的位置都極其重要。

自西周以來,古代中國先後有13個王朝選擇建都關中,歷時逾1100年。從「鎬京」到「長安」,雖名號頻更,但這些歷史上的都城,今均歸於現代的西安。

由此可見,西安的興起與繁榮,不僅得益於關中平原的地理優勢,更是古代各方勢力角逐的結果。

西安城牆永寧門
西安城牆永寧門


寓意「長治久安」

西安,這座曾經歷無數變遷的古城,每一次名稱變更都會伴隨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西周時期,它被稱為「鎬京」;秦朝,它名為「咸陽」;西漢時,它改名為「長安」;及至明代,這里被稱為西北重鎮——「西安」。

秦國在公元前349年遷都至咸陽,這意味秦朝崛起。自此,秦以關中為中心,利用其地理優勢,統一六國。秦朝末年,戰亂中的咸陽城屢遭破壞。

漢朝建立後,劉邦便在咸陽東部的長安鄉一帶修建新都城,並將其命名為「長安」,寓意「長治久安」。

然而,長安輝煌背後也有隱憂。隨着時間推移,因為植被大量削減及頻繁旱災,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糧食供應也逐漸依賴外部輸送。到了904年,朱溫放火燒毀長安,唐昭宗被逼遷都至洛陽,長安從此衰敗。

宋元時期,長安的政治地位不再,曾經的繁華已成昔日之談。儘管歷史的洪流無法倒流,但「長安」這名字和它所承載的故事,將永遠鐫刻在歷史上,提醒着後人那一段光輝歲月。

明代時,經濟重心已南遷,東南地區亦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然而,相比漢唐時期,當時西北邊疆已大幅縮減,河西地區漢族與其他民族混居,嘉峪關外幾乎無漢人居住,關中長城以北更是直接面對北元的軍事威脅。曾經的西部核心——關中平原,不僅失去了其舊時的天然資源優勢,連其地理屏障也不復存在,直接曝露於邊疆地區。


功能轉變改名「西安」

此時的西北已從政治經濟中心轉變為邊塞防禦區域。為便利於軍事防禦,1369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在收復關中平原後,於同年3月正式下詔將千年都城「長安」改名為「西安」,意在「大明西疆安定」。這一命名不僅反映長安城在明代的功能轉變,也體現明朝對西部邊疆的戰略考量。

改名為西安後,城中布局有重大調整,形成「長樂」、「安定」、「永寧」、「安遠」四大城門。洪武初年建於西大街的鐘樓,到了萬曆十年被移至四門大街交匯處,亦成為城市的中心。這些變化均代表長安以西北重鎮的身份重生。

此外,在明代中後期以後,西安的農業和手工業迅速發展。鐵器和皮貨亦在全國享負盛名,支撐了明朝3個世紀的西北國防。儘管明、清兩朝習慣將長安稱為西安府,但長安城仍然保持着「長安」之名,一直由長安縣管轄,未被廢除。直至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陝西省政府決定將長安城從長安縣中抽離,並設立西安市作為省政府駐地。1947年,西安市升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市。自此,「長安」才正式改名為「西安」。


重點事地人


安史之亂

發生於755年至763年,是由河東節度使安祿山與平盧節度使史思明發動的藩鎮動亂,亦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造成唐代中期以後不斷加劇的藩鎮割據局面。


渭河

古稱「渭水」,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發源於中國甘肅省,主要流經甘肅省的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全長約818公里。


朱溫

朱溫(852年至912年),即後梁太祖,唐僖宗賜名全忠,稱帝後改名朱晃,為後梁開國皇帝。


歷史思與行

  1. 西周、秦,以至西漢均定都長安,對當時的國家發展有何優勢?
  2. 哪些原因導致長安失去在唐代原有的政治功能?
  3. 西安對中國歷史研究有何重要意義?


本欄逢周一刊登,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老師及校長撰稿,以趣味手法,透過中國朝代的重要事件、史地、器物及人物,甚至朝代人物之超越時空故事,引發讀者對歷史的認識及興趣。

文:裘錦秋中學(屯門)中國語文科老師文德榮

延伸閱讀:

STEAM|眼見未為真!拆解Deepfake|星島教室

唐朝歷史|唐玄宗是明君嗎?|星島教室

醫學界X戰隊|星島教室

陶淵明——閒適自然的田園詩人|星島教室

STEAM|AI樂齡科技:打造e世代樂活耆英|星島教室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